2005年,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宣传活动。2009年,国家文物局建立了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申办制度,每年与有关省份和主场城市共同举办活动,作为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其宗旨是扩大文化遗产日影响,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和创造性,宣传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推动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事业。
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2010年6月12日,在全国众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从上届主场城市苏州市接过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会旗,成为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6月11日,素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美誉的济宁一派节日气氛,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这里隆重热烈举行。经过一年来的精心准备,各项活动精彩纷呈,为公众奉献了一场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遗产日主题盛宴。
姜大明省长、单霁翔局长共同启动水晶球,文化遗产日开幕
6月11日上午,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太白广场举行,广场内彩旗飞扬,人声鼎沸,各色方队整齐排列,国家文物局、省、市领导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对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圆满成功的祝愿之情。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向我市颁发了主场城市荣誉称号铜牌,开通了中国长城信息网,并由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共同启动了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水晶球。随后,参加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来宾参加了“保护文化遗产广场万人签名活动”,在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意识的积极认同和参与。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凝结着中华文化的根基和血脉。然而,近年来,一些利欲熏心的犯罪分子把罪恶的双手伸向了文物领域,盗窃、盗掘、倒卖、走私文物犯罪活动猖獗,危害了国家文化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在《雷霆出击———全国打击盗掘田野文物成果展》现场,与会人员参观了全国各省、自治区开展的《全国重点地区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取得的辉煌战绩,大家边走边看边议,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组织的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展演令前来参加主场城市活动的各界来宾大开眼界,大呼过瘾。韵味深厚的邹城阴阳板,勇猛刚劲的梁山武术,滑稽诙谐的汶上县二人斗、跑旱船,美妙嘹亮的嘉祥唢呐,都给人带来阵阵惊叹和欣喜。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人伊双来看到国家文物局和省领导来看自己表演,吹得更起劲了,变化多端的吹法令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伊双来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国家这么重视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作为一个民间艺人,一定不能辜负国家的希望,要尽全力培养接班人,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的另一个重头戏是南旺枢纽考古文化遗址公园奠基仪式。在参加完开幕式后,与会人员又驱车前往汶上县,为南旺枢纽考古文化遗址公园奠基。坐落在汶上县的南旺枢纽工程是大运河的关键工程,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力,是大运河高超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公园建设包括大运河南旺枢纽水工科技馆、古建筑维修和考古发掘、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通过考古工作的深入进行,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内容不断丰富,深入挖掘的内在价值逐步提升。南旺枢纽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后,将成为体现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亮点。奠基仪式上,大运河保护小志愿者联盟代表宣读了倡议书,表达了热爱大运河、保护大运河的心愿和决心。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考古发掘现场和大运河南旺枢纽科技馆,对我市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行动给予高度评价。
下午,山东省文物保护成果展和济宁运河文化展在市博物馆开展,展览分别从五个方面和四个板块反映了山东省文物保护取得的成绩和济宁作为运河之都地理、历史地位的形成,作为运河之都政治地位的确立,运河开通后济宁历史上的兴盛与繁荣,运河之都今日的发展成就等内容,使与会者近距离了解了山东省的文物保护情况和济宁市运河文化的历史脉络。在曲阜,还进行了颜庙落架大修竣工暨孔孟文化遗产地世行贷款项目启动仪式和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览,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一位来自上届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的钱先生竖起大拇指对记者说:“济宁市作为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真是名副其实,活动安排有条不紊,内容丰富新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晚上,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闭幕式在曲阜杏坛剧场举行。闭幕式上,宣读了2010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和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单,并向当选单位授牌;举行了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旗帜交接仪式,下一届活动主办城市河南省郑州市接过会旗后, 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济宁)活动圆满闭幕。与会人员观看了大型文艺演出《杏坛儒风》。
闭幕式后,许多来宾认为,本届主场城市活动紧扣“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的主题,整体过程隆重热烈、特色鲜明,各项活动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组织安排简洁流畅、赏心悦目,充分展示了山东省及济宁市孔孟之乡、文明腹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切实激发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对文化遗产事业空前高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真正使文化遗产日成为了全民共同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