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6月初夏,生机勃勃。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湖南红色文化学习参观团”一行19人在副理事长王大千、纪检组长张卫东的率领下,奔赴湖南韶山、长沙接受教育、参观学习。
毛泽东同志故居前留影。
湖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是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刘少奇的家乡,是孕育一代伟人的热土,是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成长的摇篮,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
韶山更是一方圣土,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诉说着她的神奇。毛泽东同志故居就坐落在这青山秀水之间,长长的参观队伍中不同肤色的人们,都怀着景仰之心,被感召而来。土屋、草舍、书桌、油灯、衣柜、木床等等,件件物品还原出主席和家人当年的生活场景,大家无不感叹主席从小生长在大山里,却立志为国、胸怀天下,走出大山,投身革命,那是何等的志向与气魄!在毛主席铜像广场,瞻仰者人山人海。面对巍然挺立的主席铜像,全体同志庄严肃立,久久地凝视,深深地鞠躬,表达出对一代伟人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敬仰之情。在大家眼里主席就是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来到毛泽东祖居地毛家史馆,一幅幅珍贵的资料照片,仿佛把大家带到了那战火纷纷的岁月,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大家神情凝重、心情沉重,当讲到主席一家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英勇就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后,不禁潸然泪下、唏嘘不已。主席的革命历程感染着每个人、震撼着每个人、激励着每个人、教育着每个人。每个人的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净化和洗涤。
长沙岳麓书院,也是大家向往之地,作为千年学府、一脉相承,弦歌不绝,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千余年来,岳麓书院大师云集,像朱熹、张栻、王阳明、王文清、王先谦等,培养出的学生更令人叹为观止,光是清代,就有哲学大师王夫之、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外交家郭嵩焘、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沈荩,以及教育家杨昌济等等。湖湘文化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 毛泽东青年时代曾在这里求学,书院讲堂内悬挂的“实事求是”匾额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课将“实事求是”作为校训。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大家领略着千年学府的神韵、感受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文脉,兴我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学习参观总结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基金会秘书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湖南参观学习,缅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对于牢记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既是一次组织生活,又是一堂党课教育,更是一次革命的洗礼,是每个党员一生中最难忘的旅程。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创先争优,争当齐鲁先锋”活动中来,立党为公,廉洁勤政,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倾力打造孔子文化品牌,为推动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异的工作成绩向党的90华诞献礼!
基金会秘书处全体党员在毛主席铜像广场合影。
毛泽东始居地毛家史馆。
参观岳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