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位于山东省金乡县羊山集镇。是苏鲁豫皖一带一个十分重要的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烈士陵园。
清明以前,随学生去羊山祭扫烈士墓。
一出校门,满眼的惊诧与叹惋。没想到春天来得这么急,这么快。油菜花开了,金黄一片;麦苗、蒜苗一起返青,浓碧与浅绿如波相间;杨树的枝条上挂满了毛毛虫,垂柳披挂上缕缕随风摇曳的绿丝绦;清爽和煦的风里,飘散着青草淡淡的香气……
哦,春天真的来了!
满车的学生,满车的欢乐。时而叽叽喳喳,时而放声歌唱,宛如野外那欢快的鸟雀儿,没有一丝的安静。
看看他们那天真烂漫的样子,听着他们那清脆嘹亮的歌声,一缕失落、迷茫的感觉油然而生——自己虽还年轻,但毕竟早已过了花季,少年的快乐早已与我作别……车窗外的春天,依然照来照走,而我的童年、少年时代却只留下回忆;青年的时光,也在象路边的杨柳一样,急速的向后退去,退去……
我无法挽住时光的脚步,我无法让青春永驻。
这惧怕青春流走的悲哀,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象今天的天气,阴云虽不厚重,却布满了整个天空,天凉丝丝的,见不到一丝阳光。可身边的孩子们却不在乎这些,他们依然的只是欢乐与歌唱……
到了羊山,步上了陡陡的台阶,来到山顶的烈士纪念塔旁,眺望四周,心里依然沉甸甸的。原由羊头、羊身、羊尾组成的羊山,现只剩下了纪念塔所处的羊头依然还在,羊身、羊尾已被农民开采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堆堆乱石……曾一度声名远扬的羊山,竟变成了今日这种狼狈不堪的模样,让人从心底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与惆怅,那险峻陡峭的羊山呢?那松围柏绕的羊山呢?早已变成了农民家中的墙下基,墙上灰了……
在无名烈士墓前,少先队员在列队祭悼烈士。而让人心痛的是,就在少先队员们默哀、鞠躬、宣誓的同时,那有几十平米的烈士墓上,竟然站满了同样是少先队员的孩子,有男有女,且大都吃着面包、喝着汽水、嗑着瓜子,一派无动于衷的样子,就好象在马戏团看演出一样……我说不清当时自己的心里究竟是个什么滋味?只是觉得一缕悲哀袭上心头……
从展室里的解说得知,羊山战役非常激烈,确切地说,是非常地残酷。从当地老百姓的口中听到,仗打得惨不忍睹——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势不可挡。“挺进大别山,捎带打羊山”的歌唱得响彻云霄。然而,仗打起来后,情况却并非如此。羊山虽是一个小小的集镇,却驻有国民党整整一个整编师的正规军,远非解放军想象中的杂牌军或小股土匪,再加上羊山集背依羊山,筑有高高的寨墙……解放军久攻不下,到最后调集了炮兵方结束了战斗,这是后话。攻城时,外面的云梯一个挨着一个布满寨墙,攻上去的战士一批又一批地从城墙上、云梯上掉下来,有些是被敌人用刀砍下了头推下来的,有的是被用刺刀捅死后推下来的……究竟死了多少人,当地人都难说得清。只知道,羊山集的大街小巷、沟沟壕壕里,堆满了死尸,流满了鲜血……不知是苍天有眼,还是上天有情,仗打了十八天,大雨下了十八天……雨水、泪水、血水流满了羊山集的每一寸土地,血腥味弥漫了整个羊山集的大街小巷……直到第二年,逃荒从羊山路过的人们,依然看得见壕沟里的骷髅……
听了这惨绝人寰的战斗经历,再看看那默默无语的苍松翠柏,忽然间,我羞愧难当。岁月的匆匆离去,竟也能给自己留下失落和迷茫,可这些葬身他乡的无名战士们,不也是一腔热血的青年么?
一时策失误,葬送数万兵。/无名埋荒草,儿童墓上戏。/此恨何能平?此悲何能息?/众人有今日,理应念且思。
羊山,一丘无名的小山包,却因几万士兵的死而名震一时。可当今的人们却早已淡忘了那场恶战——山体还在不停地开采,孩子们还在陵园内不停的打闹嬉戏……
羊山,你不觉得痛么?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多年行旅生涯中的所见所闻。在玉环——被誉为“东海明珠”的一个海岛县,同一座山上,南坡是烈士陵园,东坡是洪福禅寺。每到阴历的节气上,寺院里总是人头攒动,香烟缭绕,让人感到这儿人气的旺盛;但在烈士陵园里,却人烟稀少得很,整个陵园里一片寂静,一片消沉。和平年代,人们忙碌的是笑灾、祈福,信奉的是玉皇大帝、阎王判官以及各路神仙,希望它们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平安与幸福,对于那些为现在所有活着的人们抛头颅、洒热血、葬身沙场的先烈们,人们却只有淡忘和冷漠,那儿真的成了只有清风与鸟雀才愿光临的地方。在新疆,在农八师六十八团(驻地在伊犁的察布查尔),人们常常的用“他是十二连的”去调侃别人。起初,我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时间久了才知道:六十八团只有十一个连,那又哪来的“十二连“呢?“十二连”是六十八团的公共墓地。那些为新疆的解放、发展与繁荣,贡献了青春、鲜血、生命以及子孙后代的第一批入疆战士的在天之灵,当听到这种调侃之辞时,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看着那还在开采的羊头和羊尾,看着那已经稀疏零落的松柏,看着远处浓烟滚滚的石灰窑,听着那“叮叮当当”的錾子声和孩子们的嬉闹声,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我,为羊山而哀!更为那些无名的亡灵而哀!
2002.4.3 山东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