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4月9日上午,由国家图书馆与国际儒学联合会联合主办、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协办的“儒学知识系列讲座”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开讲。
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滕文生,原轻工业部部长、国际儒联副会长杨波出席了活动。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发表致辞并向首讲嘉宾牟钟鉴教授颁发了“国图讲坛”特聘教授证书。“儒学知识系列讲座”部分主讲专家出席了活动,400余人现场聆听了首场讲座。讲座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助理曹凤泉主持。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在致辞中指出,儒家文化是唯一延绵千年而未中断的文化,它被历代王朝推崇为主导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可以说,不了解儒学,就不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国人。“儒学知识系列讲座”的宗旨就是传播儒学知识,让大众了解儒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推动儒学研究工作,帮助人们从传统文化的财富中获取更多精神给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据悉,“儒学知识系列讲座”将在今年4月至12月期间举办。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向首讲嘉宾牟钟鉴教授颁发了“国图讲坛”特聘教授证书。
“儒学知识系列”首场讲座请来了著名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教授。他主讲的题目是《儒学的历史命运与未来》。牟教授从儒学的历史贡献、儒学的局限、儒学在近现代的衰落与重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儒学的复苏、儒学的未来等方面对儒学的历史脉络及其价值作了比较完整的阐述。牟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儒家文化集夏商周文化之大成,开汉以后两千年的文化主流,可以说儒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是中华文明的主干与底色。”他认为儒学不是一个普通的学派,而是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教育、礼俗、文艺等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体系,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精神纽带,它为中华文明多元通和模式的形成发挥了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并形成儒学文化圈,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谈及儒学的未来,牟教授认为复兴儒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剔除糟粕、弘扬精华,通过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让儒学获得新的生命。“套用孔子的一句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儒学未来的命运取决于未来几代人的努力。”牟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