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未来五年,孔孟之乡济宁市将加快现代产业新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水城建设,这就需要全市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是要拥有一大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为此,今年我市将继续坚持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大力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切实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不断深化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提高引智管理和服务水平。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引进外国专家1061人次,出国(境)培训246人次,创建省级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9处,市级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5处。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 “200万吨焦炭暨20万吨甲醇项目”、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复合功能毛织物的开发”、华勤橡胶工业集团“多功能高强力输送带”等3个项目被确定为省重点引智项目。通过引智,解决各类技术难题739项,开发新产品526个、引进新工艺378项,引进国外农业新品种171个。根据省外专局授权,2008年底以来,办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105件,外国专家证201件,平均每年在我市工作服务的国(境)外专家200余人(工作时间15日以上)。根据职能调整,2010年5月份以来,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办理因公出国人员政审22批47人次。来我市工作的外国专家中,有4人获得“齐鲁友谊奖”,25人获得“孔子友谊奖”。
今年,我市将配合海外人才引进“511”计划,实施国外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工程。以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以及煤化工和机械制造、纺织新材料、生物技术、专用汽车、光电特色产业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并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全市企业信息库,实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联系点制度,在全市范围内确定30家重点企业,实行无障碍引智直通车服务。制定出台市级重点引智项目管理办法,建立考核、评估机制,联合市财政部门共同考核,并将重点引智项目纳入国家、省和我市引智经费资助计划。同时,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为重点,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6大工程,重点为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等五大产业和涉农企业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以及先进适用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人才智力服务,围绕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智力,为农民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服务。
同时,加大出国(境)培训管理力度。今年重点抓好批准立项的市委组织部赴新加坡“政府管理创新高级研修”项目和市人社局赴新加坡“人力资源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培训项目”的实施。以高层次和紧缺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用5年时间,围绕城建规划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外贸易与外向型经济、环境保护与低碳经济、现代农业等专题,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优秀高层次人才系列出国(境)培训。
目前,我市已建设的14处省、市级示范基地,是我们推广引智成果的重要载体,今年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2个省级、3个市级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