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网援引NZ华新社消息,“我代表罗托鲁瓦的4所孔子学院合作院校,对此次巡演再次表示由衷地感谢。(演出结束后)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的告诉我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化艺术的欣赏和体验!真是一个完美又令人难忘的中国新年。”3月21日,新西兰奥克兰孔子学院收到了这封来自罗托鲁瓦著名汉语教学权威Laytee George女士的来信,这也把记者的思绪拉回到了不久之前的Albert公园……
2011年2月18日仲夏夜,新西兰奥克兰Albert公园内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花灯、灯笼挂满树梢。平日里寂静的公园里,此刻人头攒动。当地政府举办的一年一度中国元宵节灯会活动正在这里拉开帷幕。
应新西兰奥克兰市、丹尼丁市、基督城市政府邀请,由新西兰最大的孔子学院——奥克兰孔子学院和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组织,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举办的“汉字五千年” 之玉兔贺春首届大洋洲孔子学院巡演,正粉墨登场。这恰好是继18日上午孔子学院奥克兰地区合作中小学专场演出后的第2站——奥克兰Albert公园。
公园中央舞台,传来富有节奏感的鼓点,鼓声由弱变强,节奏由慢变快,好似一匹奔跑的骏马由远及近,向观众疾驰而来。伴随着悠扬的二胡乐声,马背上霍地出现了那策马扬鞭的英俊少年,只见两位少女,一袭红衣,在舞台上尽情演绎着这段富有动感的乐曲。突然,耳畔又传来了浑厚的萨克斯风的声音,就在大家纷纷寻找着出处的时候,一位身着黑衬衣西裤的少年,吹着萨克斯风,风度翩翩地缓缓加入女孩们的队列,中西合璧的演奏,非但不感突兀,反而让人觉得浑然天成,别有一番风味。
公园内的人流,不由自主地循着乐声,被吸引而至,不少观众甚至还不由自主地随着鼓点节奏用掌声附合,深情投入于乐海。乐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掌声和雷鸣般的呼声,舞台四周早已人山人海。这是“汉字五千年” 之玉兔贺春首届大洋洲孔子学院巡演演出团晚会的开场乐曲——《像我这样的朋友》。
整台节目从中国古典韵味十足的《相合歌》,到富有新年喜庆气氛的《剪纸姑娘》,再到将江南女子的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小城雨巷》,精彩纷呈。在为期3天的奥克兰元宵灯会上,巡演团每天安排3个不同的节目,从下午5点至深夜10点,与其他演出团队一道,滚动为游客表演。
巡演团3天的持续演出,给当地的华人同胞和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姓范的耄耋华侨,和老伴儿每天准时落座于台前,一场不落地看完了演出团的9场演出。他们说,能够如此近距离的观看平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专业演出,令他们非常的高兴,实在不想错过。
有一对带着孩子的新西兰夫妇说“你们太美了!我把朋友和家里人都叫来了。我们都没看够,还要再看一遍。” 而许多当地的新西兰人,在演出结束后跑到后台,纷纷与演员合影留念。作为中新文化交流的使者,演员们在这个时候,尽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和当地朋友交流的热情,跨越了语言隔阂。他们向观众介绍中国;给孩子贴上汉办的贴纸;给年轻人发放汉办印制的书签;给年长的老人送上剪纸的中国兔子。在观众们跟随者演员学说“兔子、你好、新年快乐”的和声中,中新文化交流的种子被更广泛的播撒。
演出活动中,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徐建国及夫人、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总领事廖菊华女士、新西兰民族事务部部长Hekia Parata女士和奥克兰市市长Brown先生相继到演员休息棚内,亲切慰问演员并依次与演员们握手表达感谢。徐建国对小演员们说“你们演的太好了,我代表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感谢同学们。”而Parata女士更是再次发出盛情的邀请:“感谢你们,年轻的中国艺术家们,你们太棒了,演出非常精彩,中国年轻人太漂亮了!我代表总理Key先生感谢你们,你们为新西兰人民带来了清新而震撼的中国节目,邀请你们明年再来新西兰!”
巡演团自2011年2月18日至2月22日在新西兰共演出15场,还先后到了位于奥克兰及罗托鲁瓦的5所中小学校及两个社区,累计观众达17余万人,获得了巨大的反响。每场演出后,当地的组织者都安排演员与学生们的互动交流环节,并由演员向学生们分发从中国带来的小礼品,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推广新西兰汉语教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约记者 陈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