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餐饮业迅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众多国内外餐饮知名品牌入驻济宁市,成为城市生活的新亮点,提高了济宁市餐饮业的档次和水平。国外的像肯德基、德克士、名典咖啡、红磨房西餐等。国内的有全聚德、天津狗不理、开封第一楼、四川小天鹅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中西风味、南北美食尽现济宁。济宁地方特色餐饮和众多民间传统名吃等也深受广大食客欢迎。香港大厦、银座佳悦、太白酒楼、瑞元亭、老菜馆、老渔蓊、湖上人家、湖鲜美等引领着地方餐饮品牌的潮流。星级酒店,高档菜馆,特色浓郁的地方饭店,突显个性的淡水鱼酒家,还有一大批家常菜馆,高中低档次齐全,一派繁荣气象。
节日期间,餐饮消费空前火爆
自去年初以来,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力成本在逐日提升,副食品、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也均有大幅度攀升。这对日益竞争激烈的餐饮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有业内人士指出,去年以来餐饮业成本压力一直很大,综合食品成本和人工都有两位数上涨,预计在春节前后餐饮业将会进行集体性提价。专家指出,新年将至,物价上涨压力仍不容乐观。更令人忧心的是,随着春节的临近不少外地务工人员相继回乡,造成许多饭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荒”现象。不少饭店贴出招聘服务员、洗碗工的启事,尽管薪酬比平常高出许多,但都招不够人。鉴于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济宁市很多饭店、酒店无奈之下不得不进行提价。在餐饮业生意如此低迷的情势下,以提价的方式将压力传导到消费市场虽说是无奈之举,很多饭店、酒店负责人也不由得为自己的未来发展而忧心忡忡。许多业内人士在消费旺季——春节到来前也不禁都暗暗发愁,对今年的消费前景并不看好。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与往年相似,今年春节期间各大饭店、酒店行情不仅没有走低,反而迎来了生意上的旺季,仍然是订单排得满满的。年夜饭、团圆饭、寿宴、婚宴服务等等应接不暇,餐饮消费市场呈现异常火爆局面。记者从市区多家饭店了解到,春节期间饭店预订量一直保持火爆态势,不少饭店提前制订计划,缩短了原定的休假时间。老济宁餐馆刘森经理介绍说:“节日期间,来酒店订餐的顾客订单排到了元宵节以后,可是仍有顾客源源不断地前来咨询、订餐。生意也比往年红火了许多。”“在运河城6楼餐饮一条街问了三四家饭店,都没有空余的桌子,排号等待吃饭的人都叫到了20多号。”家乡火爆的餐饮行情让在北京工作的济宁女孩杨小姐连呼“没想到”。记者一位朋友曾感慨地说:“过年到饭店,能吃上饭的,一车位难求;吃不上饭的,一订单难求!”春节餐饮业生意火爆的情景可见一斑。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持续攀升,成为节日市场的主要消费热点。餐饮业各商家大都日进斗金,赚了个盆满钵满、不亦乐乎。
节后,餐饮消费依然红火
按照以往的惯例推测,春节是个分水岭。春节生意会异常火爆,而春节过后,餐饮业的生意会一落千丈。“神仙难过二三月”,已经成为餐饮界的一句行话,意为每年农历二三月是餐饮市场最低迷的季节。从此餐饮业也就进入了生意上的淡季。对酒店、饭店来说,淡季对它们的影响尤其明显。一些步履维艰的餐馆在淡季到来之时已经悄悄关门歇业,贴着转让告示的中小饭店也是随处可见。打折、特价、免费喝啤酒、满多少就送,各种可以用得上的促销手段已被各大餐馆所使用得得心应手。尽管如此,餐饮业情势仍得不到很好的改观。促销,仍然是淡季中很多餐馆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多家餐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往年春节过后,不仅餐馆的人流量有所下降,人均消费量也下降得很快。能从淡季中坚持下来的酒店和饭店,不死也得被扒下一层皮,最终获得的利润却了了无几。在淡季中,许多酒店、饭店有的只能苟延残喘,维持生存;有的开关两难,开门就赔,关门赔得更大;有的步履维艰的直接关门大吉。许多餐馆负责人对淡季都心存畏惧,谈之色变。
今年春节过后,这种令所有酒店、饭店负责人心悸的生意低谷却并没有出现。餐饮业仍然持续着春节时的红红火火。无论是高档酒店、中低档酒店、普通小饭店,甚至一些小规模的特色店、风味店、快餐店的生意都比以往好很多。济宁市民以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缔造着餐饮业的神话。餐饮业这种持续火爆的情形全国各地并不多见。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春节后这段时间被划为淡季,只求酒店能平安过渡,未曾想春节后消费势头持续看好,仍未衰减。太白酒楼总经理戴波在记者采访中如是说。
由此可见,大多餐饮业负责人虽然把钱赚进了腰包,但那颗疑惑的心却始终悬着并未放下。
记者调查归纳:是什么造就了济宁市餐饮业春节前后的辉煌?经过调查多家酒店、饭店认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济宁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商务活动必定日趋频繁。这就必定会给餐饮业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拉动餐饮业市场的繁荣。往日,济宁餐饮大店经营要靠政务活动,酒店的顾客层次也相对单一,大都是公职人员的往来接待。如今,随着商务活动的繁荣,顾客层次单一的情形就大为改观,顾客团体日益扩大。可以说是,社会的经济催生了各种政务、商务活动,而餐饮业也因此而得到推动。虽然春节前许多酒店、饭店进行了价格提升,但相对于CPI的增幅,此次调整还是比较温和的,仍然阻挡不了人们消费的热情。
二是济宁市餐饮业的发展,餐饮场所环境的改善,带动了大众消费需求。
近年来,济宁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餐饮业的增长率要比其他行业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有关专家据此指出,我市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我市餐饮业已经意识到,以继承传统饮食精华为基础,在就餐环境、菜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方面精益求精,铸就了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餐饮场所环境也有所改善:地道的菜品,优美的环境,周到的服务,合理的价格,丰厚的文化底蕴,尊崇的消费感觉,家一样的亲情感受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配套设施等。可以说,春节前后餐饮业市场的繁荣和其自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三是济宁市人民饮食消费需求在提升,消费观念不断转变,饮食文化逐渐积淀、成型。
济宁餐饮市场春节前后的一派繁荣景象,与其丰富的饮食文化传统相关。济宁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饪技术闻名国内。同时,济宁也具有诸多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并且形成了很多老字号品牌。如今很大一部分家庭会在周末、节日或闲暇时间选择美食作为休闲方式。随着社会流动加大,不少“70后”“80后”通过打工、上学等渠道远离家乡发展,如今这一人群逐渐成为经济消费主力军,推动着春节后“回归经济”愈演愈烈。30岁的小张则是新婚后第一次跟着妻子 “回娘家”,小两口一商量,让老人忙前忙后太辛苦,不如自己掏钱请父母在饭店吃顿“团圆饭”,一家人再出门逛街、游玩,省去了收拾劳碌的麻烦。
为满足这种需求,各类主题餐厅、娱乐餐饮、怀旧餐厅在市内悄然兴起。在新型经营理念、市场需求的冲击下,餐饮业进一步细化,融入时尚元素并追求个性和新奇的饮食消费使得餐饮市场日益丰富多彩。(本报记者 倪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