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
梁国典同志在秘书处2010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处大会,回顾总结2010年的工作,部署2011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处同志继续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勇于拼搏,锐意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推动中国孔子基金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我处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会长和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开创了新的局面。尤其是我们的文化品牌项目,社会反响越来越好,影响越来越大,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省委办公厅主办的《今日信息》、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山东宣传信息》以及中央和省级媒体都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突出报道。中国孔子基金会继2009年获得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孔子文化奖”之后,又荣获文化部“2010年度优秀社会组织”称号。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术研究和出版方面,与机构合作更加广泛深入,推进儒学研究与发展更加有力
    2010年我会与有关单位合作联合举办了3个学术会议:一是6月28日至30日在广州与孙中山基金会联合主办了“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两岸四地学术研讨会,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大陆的30多个单位,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二是9月26日至27日参与承办了在济宁召开的“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来自国际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的1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 三是9月27日至29日参与承办了在曲阜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86个儒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我会主办的《孔子研究》、《中国儒学年鉴》、《儒风大家》3个期刊质量不断提高;“中国孔子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影响力越来越大;“《论语》译介工程”2010年又完成了中法文对照版线装本的出版;《儒藏》又出版了68卷,新编80卷,总计已出版248卷;《儒家文化大众读本》10部书稿全部完成,正在陆续出版。
 在2009年与四川大学联合建立国际儒学研究院成功的基础上,2010年又与山东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就学术研究、学术会议、学术出版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双方合作主办的“尼山讲堂”,已经举办了10多期,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二)在孔子文化传播方面,品牌项目稳步推进,载体不断丰富和创新
    一是大型动画片《孔子》,2010年完成了后三季,第二季和第三季已在央视一套和少儿频道播出,第四季也将在近期播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0多家电视台先后播出。二是《新杏坛》,2010年又新录制了“三国人物——诸葛亮”、“人生智慧学孟子”、“老子天下第一”、“向世界说明中国”等一批力作,受到观众的欢迎。同时,出版发行了傅佩荣的《中国人生教科书·论语三百讲》。2010年《新杏坛》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优秀电视文化栏目奖”。三是与广东佛山传媒集团联合拍摄的36集电视剧《孔子》于2010年完成,并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重大题材领导小组审查,获得了播出许可证。四是大型纪录片《孔子》,经过两年多的筹备,于9月24日在济南举行了开机仪式。中央和省里的有关领导出席仪式,对拍摄纪录片《孔子》给予高度评价。五是与山东教育台联合启动“走读齐鲁”工程,这是一项将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品牌项目,9月7日,在孔子文化大厦举行了启动仪式。六是“国学流动图书馆”深受欢迎,挂牌运行的学校已达26所,还有众多学校提出合作要求。我们为保证“国学流动图书馆”的质量,适当控制了发展速度。七是“《论语》普及工程”又有新成果。在济南市第十三中学和光明街小学开展了“孔子文化主题校园”建设活动;在甸柳新村开展了“读《论语》促和谐”活动;6月13日,与山东省关工委等单位在济南联合主办了“山东省首届儿童经典诵读美读大赛”。这也是我会近几年在全省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中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活动”的一次成果大展示,来自全省40多所小学近两千名少年儿童参加了比赛。八是积极参与世博会和文博会活动。在上海世博会上,为山东馆使用孔子像和《论语》经典语句的筛选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建议,均被采纳和吸收;为山东馆提供的“世博版《论语》”书和孔子像纪念章深受参观者的欢迎。在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承担了山东展馆第一板块(共七个板块)“孔子文化板块”的制作,并提供了大型孔子像等系列文化展品。在山东省第三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组织孔子文化企业展示了文化产品。
    (三)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交流更加务实,成效更加明显
    一是“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自2009年5月在奥地利、希腊启动后,2010年又举办了两站。2月24日在法国卡昂市举办了第二站;10月18日至30日在非洲的津巴布韦和肯尼亚举办了第三站,均获得圆满成功,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二是通过向国外赠送孔子像来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先后向俄罗斯卡卢加州世界民俗村、美国休斯顿社区大学赠送了大型孔子像,并派人参加了孔子像落成揭幕仪式。三是5月27日与孔子学院总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达成了全面合作意向,并向孔子学院总部赠送了孔子像及文化书籍和光盘千余套。同时,2010年我们还接待了欧洲外交官代表团、台湾儒宗代表团等海外来访团组及个人100多人次。
    (四)在筹集资金方面,坚持财政支持、社会募集、基金运作增值相结合,保障了各项业务的开展
     山东七星置业有限公司运作良好,第三期泰安项目基本竣工。2010年公司上交基金会投资收益120万元。围绕《儒藏》、动画片《孔子》、纪录片《孔子》、中华文化体验中心等文化项目,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40万元,争取省财政支持290万元。
    (五)在文化产业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有了新的起色
    一是文化产业创业基地初具规模。三箭孔子文化大厦经过包装、宣传,目前已有十几家文化企业进驻。其中,孔子文化会馆举办各种文化专题活动30多场,接待海内外参访团体20多个、参访人数近万人。二是淄川区“孔子文化创意园”建设速度加快。一期工程包括孔子文化广场、孔子文化交流中心、老年休养中心艺术创作室、会所等基本完成。三是山东孔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制作的孔子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今年又有十多尊大型孔子像落户美国、俄罗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山东大学、山东文化产业学院、山东省福建商会、山西省太原市少年宫等海内外社区、大学和机构。
    (六)在机关建设方面,文化建设、班子、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年来,秘书处党组在抓基金会业务工作的同时,始终不忘抓党的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创新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武装头脑。通过组织集体学习、举办秘书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等形式,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二是按照省直机关工委的要求,在秘书处开展了“创先争优,争当齐鲁先锋”活动。党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作出了书面承诺。三是“我是君子”活动不断深入。2010年组织人员编写了“君子之风”笔记本,人手一册,边学习边实践边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处同志在秘书处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会长和理事会的充分肯定。在这里,我代表党组,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和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各项工作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大环境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另一方面完全得益于我们坚持了“三个不动摇”。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持做到的: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科学发展观是我处行动的指南,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咬定创办“全国一流社团”的目标不放松,不搞花架子,不懈怠、不折腾,我处的工作才能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必须坚持紧跟时代潮流不动摇。我们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三个面向”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才能实现基金会的价值,实现文化影响最大化。三是必须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切实把打造品牌项目摆在推进我会发展的基础位置。依据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举基金会之力,整合社会各方资源,通过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符合我会会情的大项目好项目,在传播孔子文化的同时,扩大我会的影响力。
    在总结工作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推进我会的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有些工作还存在发展的瓶颈。一是加快发展的平台虽然已经构建,但是由于受资金、人才的制约,把项目做大做强还任重道远。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虽然有了好的发展势头,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文化公司虽然开发了一些产品,产生了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不够明显。三是随着文化项目的增多,面临着资金的压力非常大。四是人才匮乏,特别是学术研究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将严重制约基金会的长远发展。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2011年工作打算 
     2011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和省里的“十二五”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全国、全省工作大局以及中国孔子基金会五届三次理事会的工作部署,继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继续抓好品牌项目,加大资金募集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中国孔子基金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在学术方面,继续坚持自主与合作的方针,充分利用我会的影响力,组织社会力量,围绕学术前沿、理论热点和社会关心的问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整理儒家典籍、出版学术刊物
     1、组织好有关会议,继续参与举办“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和“尼山论坛”。
     2、继续抓好《孔子研究》、《中国儒学年鉴》、《儒风大家》3个期刊和《儒藏》、《儒家文化大众读本》等图书的编纂出版发行工作;资助《中国经学大系》、《百年儒学精华》、《国际儒藏》的编纂出版。
     3、与孔子研究院共同主办《孔子学刊》。采用以书代刊的形式,每年一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二)在孔子文化传播方面,继续坚持面向青年、面向大众、面向世界,借助现代传媒,不断创新载体,积极打造孔子文化传播的品牌项目
     1、要继续抓好动画片《孔子》全部104集的播出等后续工作,特别是孔子学院指定教材及海外版的制作、发行,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工作。
     2、继续做好《新杏坛》栏目,要不断创新栏目内容。
     3、重点抓好大型文献纪录片《孔子》的拍摄工作。
     4、开展好“走读齐鲁”项目,打造新的品牌。
     5、抓好“广播论语”项目。
     6、抓好世界孔庙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对孔庙信息的收集、保护和开发。
     7、加强“中国孔子网”的建设,把“中国孔子网”做大做强。
     8、加强对“国学流动图书馆”和“孔子文化主题校园”的建设与管理,做好两者结合的文章。
     9、启动“少年孔子奖”。
    (三)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以世界孔子学院为平台,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孔子文化走出去
 继续组织“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第四站准备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举办。
    (四)基金运作与募集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规范管理,积极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抓好泰安地产项目销售,保证基金的安全与最大增值;同时运作新项目。
     2、继续围绕动画片《孔子》、纪录片《孔子》、《儒藏》工程、世界孔庙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文化项目开展募捐活动。
     3、根据捐赠人的意愿,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设立“世界孔庙保护、维护、开发专项基金”、“儒学文化专项基金”和“中华文化体验中心建设专项基金”。
   (五)文化产业方面,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要培育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加快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同时,要重视经济效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要以孔子文化品牌为平台,借助社会力量,开发文化产品
    1、继续抓好“孔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引进更多的文化企业,使孔子文化大厦成为孔子文化产业集聚地。
    2、要加强对山东孔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和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支持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把企业做大。
    3、继续做好淄博“孔子文化创意园”建设。
   (六)自身建设方面,要继续深化机关文化建设
    1、继续抓好“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
    2、继续开展“我是君子”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引导大家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自身修养。
    3、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增强制度的执行力,要做到坚持制度不放松。
    同志们,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人民的目光,孔子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当今社会,走进人们的生活,儒学和中华文化正走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创新思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借势发展,把中国孔子基金会的事业做大,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春节就要到了,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同志们春节愉快,阖家幸福!

#p#副标题#e#

 (2011年1月28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