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任城汉文化博物馆携25件馆藏精品汉画拓片赴一场春天的汉画之约,本月进京参加了在山水美术馆开幕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汉画大展”,一展济宁汉画的风采。 “中国汉画大展”开幕式 3月12日下午,位居京城东南一隅的山水美术馆倏然时光倒流,由中国汉画学会与北京山水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中国汉画大展”,在近万平米的展厅里,赫然呈现出中国汉画学会集体会员单位、来自全国29家文博机构提供的587件(套)汉画拓片,让参观者一步一步走进了两千年前的汉代,这一入选文化部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展览。著名艺术家82岁的韩美林先生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与大家一起观看了规模宏大的汉画大展。 在山水之间看两千年汉画,参观者络绎不绝 汉画包括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漆画、器物绘画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画像石和画像砖。汉代承袭前代的传统和丧葬制度,其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和棺椁上都有雕刻的画像,这些不管处于什么位置上的建筑构件,所刻图像表现出的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艺术手法,前所未有。画像石、画像砖的遗存分布很广,以河南和山东、苏北、皖北和鄂北、四川、陕北以及晋西北为中心的主要分布,表现出了地域性中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而以画像砖构成的砖室墓,其画像的规模虽不及画像石墓,可是,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也是汉代绘画一个方面的代表。汉画以其丰富、多样的视觉形象,表现了先秦至汉代的许多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它们被视为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此次中国汉画学会举学会集体会员单位、全国29家文博单位之力,以超常的规模展现了中国汉画在发掘、整理、收藏、研究等领域的成果,展现了中国汉画研究凝聚的集体力量。参展单位几乎囊括了绝大多数收藏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公立文博机构,参展作品优中选优,许多为馆藏一级品或馆藏代表作,展品形式多样,反映了中国汉画的地域特点以及丰富的形式语言和风格。 “济宁汉画甲天下”,早在北宋末年,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所著30卷的《金石录》,就开金石学之先河,首次著录了济宁嘉祥武氏祠的画像。这一位于济宁嘉祥县城南的武氏祠又称“武梁祠”,是祠堂及其画像的代表,在鲁迅的所好、所藏、所论中也多次提及武氏祠。鲁迅先生曾经评价“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也。”他收藏有大量汉画拓片,并用以指导新木刻运动,使其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篇章。 济宁市任城汉文化博物馆高成丰馆长(右一)给韩美林先生(中)、陈履生会长(左一)等讲解参展的任城汉画拓片 济宁市任城汉文化博物馆是一家专题收藏汉画像石的民营博物馆,此次作为济宁市的参展代表之一,进京参加了“中国汉画大展”,提供展出馆藏汉画像石拓片25件。 济宁市任城汉文化博物馆的展出作品 济宁市任城汉文化博物馆的展出作品 “中国汉画大展”是中国汉画学会历经两年的策划,联络山东、江苏、河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会员单位,精选各地博物馆、汉画馆所藏精品汉画拓片推出的大型展览,展览同期还进行了“卓有成就的汉画研究专家奖”颁奖活动,对14位长期在汉画领域坚持学术研究并取得杰出成就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表彰。展览将于4月9日结束,在北京展出后还将赴郑州、贵阳等地进行巡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