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8日,济宁东大寺西门升级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寺内的民俗展览馆等三个展馆经过升级装修后对外开放。
8日上午,济宁东大寺西门,过去参差不齐的破旧平房不见踪影,两排青瓦红墙的仿古建筑耸立于此,西门的建筑风格和东大寺融为一体。远远望去,两排仿古建筑分布在雄伟的大殿两侧,不仅使东大寺的整体效果更加宏伟、美观,也和竹竿巷这条老街融为一体。
经过半年多的施工,东大寺西门两侧17间门面房、南北讲堂、展室都已全面竣工。
走进东大寺,南北两侧的民俗展览馆、宗教展览馆以及中阿文化馆的升级改造也全面完成,不少热衷于民族宗教文化的市民走进开门迎客的展馆,一睹伊斯兰文化风采。和之前的陈旧设施相比,升级改造后的展馆内无论是从展品布局还是内墙粉刷,都体现伊斯兰风格。
济宁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马相智介绍,此次升级改造工程是建国后东大寺规模最大的一次工程。“为了更好地尊重少数民族和伊斯兰宗教文化,济宁市文物局专门协调拨款300余万元,并邀请专家进行规划设计。”
除此之外,还在寺院周围和寺内安装了监控设备,提升了东大寺的安全级别。马相智告诉记者,现在东大寺东门和西门都可以售票迎接游客参观。
建筑恢弘壮丽,文保级别最高
济宁东大寺坐落于古运河畔,是鲁西南伊斯兰活动中心。寺院始建于明朝初年,寺内建筑恢弘壮丽,为全国清真寺建筑之最。
全寺面积7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18平方米。雄伟的大殿建筑面积1057平方米,高达30米,顶嵌青铜质鎏金宝顶。明朝一来历代均有修葺,清朝年间建成最后的规模。
东大寺建国后的修建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其中,1982年到1999年期间,先后拨款60余万元,修复了前门、石坊、南北讲堂,并重建了邦克亭。2000年后,济宁市政府又拨款新修、复建了怀圣楼、赞圣楼等。
2006年5月,东大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省内400多座清真寺中唯一的国家级文保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