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冯彬 发布时间:2018-03-16
摘要:儒学体系里有许多大儒名士,为什么只有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之道

  孔子创立的“儒学”,至宋代逐步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子、孟子的家乡因为离得很近,被称为“孔孟之乡”,乃至整个山东,在外面都因山东人的宽厚仁义好客,被冠以“孔孟之乡”的美称。

  在历史上的儒学体系里,有孟子之外的曾子、颜子、子思、荀子、后来也有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大儒名士,为什么单单就只有孟子与孔子并称呢?

  一、历史上曾有“周孔之道”、“孔颜之道”

  自汉代重视儒学以来,汉代官方立周公为“元圣”,孔子为“先师”。 周孔之道"在唐代以前是儒学教育的别称,周公与孔子被合称为“周孔”。周公,西周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先驱,被后世尊为"元圣"。孔子,春秋时期卓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

  周公创制礼乐,是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孔子是周公之后华夏优秀文明传统的集大成者。周公之道与孔子思想相结合,即周孔之道,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的主脉。周孔之道是世界观,礼乐文明是其社会实践的具体展现。

  两周(西、东周)与两汉(西、东汉)是周孔之道与礼乐文明的产生、发展、成熟时期,出现了两次古代中国文明史上百家争鸣的活跃景象。华夏政治大一统时断时续,但是意识形态的大一统,则是由周孔之道构成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起了决定性作用。

  汉代开始,颜回便被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很长时间,在祭祀孔子时,人们都单独将颜回安排在孔子旁边配享,享受“亚圣”的礼遇,汉末名士祢衡在撰写颜子碑时,就有“亚圣德蹈高踪”之赞。 据《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在诏书中格外强调:“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宋代大儒周敦颐也承认颜回乃儒家的“亚圣”,其在《周敦颐集》中,就有“颜子亚圣”的说法。这就是“孔颜之道”的来历。

  二、孔孟之道是如何形成的?

  即使是记述孔子言行的《论语》,在唐初亦未能进入经书之列,更遑论《孟子》。贞观之时,奉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而配享先师的只有两人,一为颜渊,一为左丘明。宋初国子监承唐制,仍祭孔颜。

  中唐时代,韩愈出于对抗佛教日益兴隆的现实需要,提出了道统之说,把孟子放到了儒家道统的主干位置,孟子地位在文化界开始显赫。韩愈之后,南宋大儒朱熹又对孟子作出了至关重要的历史定论。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对孟子赞叹有加,并且再次认定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

  在朱熹的影响之下,孟子在民间和学界渐渐坐稳了“亚圣”这把交椅。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代表官方为孔子选定了四位配祀者,他们分别为兖国复圣公颜回、郕国宗圣公曾参、沂国述圣公子思、邹国亚圣公孟子。自此以后,孟子正式取代颜回成为“亚圣”,而颜回则又拥有了新的尊称--“复圣”。

  孟子思想中的思辨性、理论性,切合唐宋之后儒学应对佛道挑战的需要,自然日益受到重视。经过宋明理学家的不断推崇和诠释,“孔孟之道”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整体。第二,孔子与孟子之间确乎存在思想的一致性。孔子之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蕴含不同的发展路向。孔门后学往往各得一端,但相较而言,孟子更能得孔学要领。孔子的学说包涵仁、礼两大内容,尤以仁学为重。而孟子恰恰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使孔子学说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在思想的理论深度上发展了儒学,由仁学进而提出“仁政”,在人性论上高举“性善论”的大旗。另外,在修养工夫论、人格境界论等方面,孟子都对孔学有所推进和延展。尽管孟子与孔子在性格、气质乃至思想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这种差别并非本质的,并不妨碍二人在思想上的密切关联。历史地看,就对儒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而言,孔孟当推为魁首。后世孔孟合称,以“孔孟之道”来指称儒学,也并不是完全无视二者的区别。朱熹就曾直言:“孟子教人多言理义大体,孔子则就切实做功夫处教人。”可见连朱子也正视二者的理论风格之不同。况且,思想家的价值正在于其独创性。如果孟子完全同于孔子,那么孟子存在的价值就会失去,后世便不会有“孔孟之道”的说法了(宋立林《“合称孔孟之道”是历史误会吗 ?》)。

  孔子与孟子谁更伟大?

  山东一位著名学者说过:孔子很伟大,但因为孟子,使孔子更伟大。如果没有孔子,孟子一样很伟大,但如果没有孟子,孔子没这么伟大。历史上更有学者程子明确指出:“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出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三、邹鲁与孔孟、儒学的分辨

  邹鲁地区,就是在产生这样大家、伟人的同时,由一代代伟人大家影响、带动、推动着文化氛围的持久、广泛、深入,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崇文重教、文化昌盛”的盛况。

  邹鲁这个地方不仅仅在先秦时期因为产生孔孟,也产生了墨子、子思、产生了鲁班等人,也因为汉魏时代也产生过一系列诸如匡衡、韦贤父子等丞相,汉代的经学也是在邹鲁这个地方产生,并传承着孔孟延续的经学。司马迁《史记》载:“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 班固《汉书·韦贤传》也说:“济济邹鲁,礼义唯恭,诵习弦歌,于异他邦”。

  南北朝时期,《梁书·羊侃传》:“高祖览曰:‘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 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后以“邹鲁遗风”谓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儒学产生于邹鲁地区,但是不能以“邹鲁”代指孔孟。因为邹鲁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是这里有产生文人大家的土壤及社会良性机制,二是这里不仅产生了孔孟儒学,而且产生了墨子墨学、科技伟人鲁班,后来还产生过脉圣王叔和、产生过玄学奠基人王弼等等,仅以孔孟代指,有以偏概全之嫌。从伏羲肇始的人文传统一直到汉魏时期,这里一直都是当时中华文化最辉煌的地域。

  如今,我们复兴传统文化,不是要我们整天把孔子高高举起,不仅需要学院派们写写学术文章,更需要在民众当中兴起学习之风,兴起邹鲁之风。

  邹鲁之风是一种学习的氛围,是一种能够产生大家伟人的土壤,是可以形成文化基因的机制。所以能够产生孔孟这样的圣人,产生包括儒学在内的符合社会管理规律的思想。

  因此,不能以孔孟代指邹鲁,邹鲁也不能是儒学的代称,把这样的一种现象狭隘成一种思想,是没有领悟到这种机制的表现,属于断章取义。

  四、分不开的孔孟,分得开的“邹”“鲁”

  应该说,孔子与曲阜、尼山的关系,已经成为曲阜的自豪与优越,但细究邹鲁文化关系,又不得不承认,孔子不仅是“宗周”、崇拜周公,对鲁国文化的发展、飞跃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孔子的文化基因也是殷商文化、东夷文化与周文化融合的结果。而居东夷的“邾(邹)”国文化,其实就是殷商文化、东夷文化的代表,在孔子身上发生作用。

  试举数例以证之:

  1、孔子被称为“邹人之子”。 《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知礼也。'”太庙,是国君的祖庙。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邹,当时县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十里西邹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人管孔子叫“邹人之子”,意即邹县县官的儿子。)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2、最早的“邹国公”是孔子。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后来,孟子也被封过“邹国公”。

  3、唐代以前的孔庙是在邹县设立的。唐《括地志》记载:“叔梁纥庙亦名尼山祠,在兖州泗水县五十里尼山东址”。由此推断,尼山孔庙建筑群应始建于北魏时期。这时的尼山建筑群,其功能主要是纪念孔子父亲。这个时代的“尼山”,尚属于邹县。直到20世纪中期才因尼山水库管理方便划给曲阜。

  4、孔子的文化体系中,“礼”来源于周公,“仁”则来源于代表东夷文化的“三邾”文化(专文另论)。

  5、孔子的母亲国应该是邾国。孔子的母亲是颜氏。颜姓后裔以邾武公之名——颜为姓氏。此即后世中国百家姓中颜氏的由来。颜氏在当时的“三邾”相当著名,孔子有八位高足就是郳国的颜氏(唐颜真卿有“孔门八颜,皆郳出也”的话)。邾武公死于前796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颜母家族此时得姓仅二百余年。颜母当时居住之地邹县“颜母庄”应该属于邾国地望(邾国之地与鲁国“击柝之声相闻”),颜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受到鲁文化的影响,更会受到母国文化的影响。

  另外,孔子死后,葬于邾国的母亲河“洙水”旁,似乎有一定的上述含义。

  6、孔子向往的“君子之国”“ 君子之风”,在东夷。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乗桴浮於海。当有人向他指出东夷鄙陋时,他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即:那是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鄙陋的呢?孔子对东夷人及其文化是相当尊重的。东夷地区当有敦厚和平、好让不争的民风。这种民风在“礼失而求诸野”的中国已不可得,但仍为人们所向往,称之为君子之风。

  相对于孔子与邾国,孟子则有鲁国的基因。

    有专家考证,孟子是鲁国“三桓”的后裔,孟子的母亲去世,孟子将母亲“归葬于鲁”,亦可证之。赵歧在《孟子题辞》中说,孟子是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所以他将母亲归葬于鲁。杨向奎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因此,因孔子、孟子之功而并称的“邹鲁圣地”,本来就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文化圣地,却因为行政区划而有许多“灯下黑”现象,孔子不是曲阜的专利,更是文化共享的资源,孟子也不是邹城的特产,他同样是鲁国贵族的后裔。“孔孟之道”因为合称而彰显文化的融合及继往开来,“孔孟之乡”更是因为合称而成为“文化圣地”的骄傲。

  作者简介:

  冯彬,“邹鲁文明”文化概念首倡者,邹鲁圣地孔孟故里人,1982年毕业于济宁师专中文系,山东省尼山书院首批讲师,济宁市乡村儒学讲师。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