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战争观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刘俊科 发布时间:2017-08-01
摘要: 孔子讲智谋又是以“仁义”为前提的。他不赞成诸侯之间为兼并土地,掠夺人民而进行战争,但一旦战争发生,他则反对以偷袭、设伏、权诈、暗算取胜的作战,孔子认为这是有违“仁义”的。
孔子战争观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战争频仍的时期。作为思想家的孔子,不可能不对战争作出思考和判断。尽管他曾说过“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这话是在回答卫灵公问阵时说的,我想他老人家当时或者是谦虚的意思,或许是真的感到对排兵布阵的事情不甚明白。但这跟他是否有军事思想是两码事。也就是说,尽管在战术上他不内行,但并不妨碍他在战略思维上的高水平。

    《春秋》一书中记载了40多次战争,并用侵、伐、战、围、入、灭等等概念把战争分为不同的等次。孔子对这一时代的战争总体上是持批评态度的,但他不是一般地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者。孔子很重视国家的武备建设,认为有一定的武备才能免遭灭国绝祀的厄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说过:“有文事,必有武备。”就是说,治理国家,没有“武备”是行不通的。他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国家有足够的粮食,有足够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兵力,人民群众才可以对政府信赖。正所谓无粮不稳,无兵不安。可见,立国,兵是多么重要的因素。这是孔子居安思危的思想在军事上的反映。古代兵农合一,平时务农,战时打仗。在用兵的问题上,孔子的见解也闪耀着科学精神的光芒。他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上战场,不是做游戏,拉起来就上阵的。要教导训练七年之久,才可以上战场的。教,有教民以礼义,习之于战阵的意思,所谓“明耻教战,始可用”。而如果相反呢,用不经过教导和训练的民众去打仗呢?“以不教之民战,是谓弃之”,那是抛弃他们啊!

    孔子这些思想源于他本人的军事素养。开头讲过,孔子说自己从未学习过“军旅之事”,但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记,孔子弟子冉有为季氏率师与齐国作战获胜,季康子问他:“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冉有作为孔子的弟子,说他的军事才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这一点不难想象,孔子教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射、御就是军事体育的内容。他能够将军事科目列入自己重要的教学内容,能说他没有军事素养吗?他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当时战争以车战为主,孔子能执御驾车作战,可见其军事技能之高。只是孔子对于作战和对待神明与疾病一样,是一生都持谨慎态度的,“子之所慎,斋,战,疾”。而这也恰恰证明,如果孔子不会作战,别人也就无从说他慎于战了。但是,孔子慎于战,并不是前怕狼后怕虎,而是出于对于战争的谋略。他那个以军事见长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子行三军谁与?”孔子答道:“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这个自以为能够带兵打仗的学生的教育真是循循善诱啊。“三军”,是古时大国的军事编制。子路问老师,如果您率三军行动,您想让谁与您同当此任呢?子路一定是以期待的目光看着老师的。而老师的回答一定会引起子路的深思:徒手打虎,徒步涉河,死了也不追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同事的。定要临事能小心,好谋始作决定的人,我才和他同事呢。率三军而作战,可不是只凭粗勇就可以的,虽然孔子说过“勇者不惧”,主张“杀身成仁”,但绝不赞成无谓地牺牲白送死。

    孔子讲智谋又是以“仁义”为前提的。他不赞成诸侯之间为兼并土地,掠夺人民而进行战争,但一旦战争发生,他则反对以偷袭、设伏、权诈、暗算取胜的作战,孔子认为这是有违“仁义”的。他曾对宋楚泓之战中,宋襄公不鼓不成列,不禽二毛,不重伤的做法给予肯定,虽然宋襄公一败涂地。而对晋国设伏截击东征归来的秦军,并取得胜利的做法,认为是以权诈取胜,“晋人及姜戎败秦于l”,称晋襄公为“晋人”,表现出他对这种人和这种做法的不屑。孔子拿仁义做标准看待战争,并将作战行为与道德判断扯到一起,未免有些迂腐了。但我们还是看到了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对于战争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对于我们今天的战争准备是不无启示的。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