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马尔格:今日孔子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安德烈·马尔格 发布时间:2017-09-18
摘要:孔子憧憬的理想社会是:人民物质富足同时又有高尚品德。所以在我们这个利益冲突不断的时代,急需孔子、急需复兴人文主义。在这种大背景下,孔子关于道德的学说显得尤为重要。

安德烈·马尔格

  孔子的出现早于苏格拉底、基督·耶稣、西塞罗,他的思想影响了数百年人类进程的发展。孔子去世五百年后,汉代将孔子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1687年,耶稣会教士第一次将孔子的思想翻译为拉丁语。如今“儒学文化圈”在中国的努力推动传播下,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在汉办和许多国家的协同建设下,孔子学院为世界儒学的传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儒学在当今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这是毋庸置疑的。阿弗雷德·怀特海先生曾说过:“要想了解孔子,必须先读约翰·杜威的作品;若要了解约翰·杜威,那么还需先读孔子。”孔子关注人,以及人在现世当中如何发展、如何推动世界进步。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如此看来,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发展出了实用主义哲学,这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人。

  孔子将教育视为一种关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为。孔子的教育目标,简言之,是通过推广教化来促进社会变革。或者说是通过培养健全人格来规范社会秩序。孔子认为个体非常重要,正是因为个体的发展,才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孔子憧憬的理想社会是:人民物质富足同时又有高尚品德。所以在我们这个利益冲突不断的时代,急需孔子、急需复兴人文主义。在这种大背景下,孔子关于道德的学说显得尤为重要。

  人权,是二战后各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石。这是一种将人置于温饱层面以上的、更高的人性追求。黑格尔提出过“权利的内在辩证关系”这个概念,其合理性还有待时间检验。这个概念指出,当代社会倡导的自由与平等其实是相互矛盾且难以调和的,甚至有的阶层人权被模式化,在实质上已消失殆尽。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到:只有当世界不再剥夺任何人的权利时,才算真正进入了道德社会。孔子的观点和康德近似,孔子认为人必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才能活的有尊严。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美国的国父托马斯·杰弗逊曾担心经济上的过度垄断会威胁民主的健康发展。如今民主正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威胁,不仅是经济层面,还有政治、军事和媒体层面。有时候民主难以抗衡新兴独裁的威胁。丹尼尔·贝尔提出过“精英政治”这个概念,是指以儒学规范为蓝本,选贤与能、用英才治国。精英政治是儒学政治观的集中体现。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在当代司法体系中,“司法真理”与普遍真理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所以亟待解决这种鸿沟。这可以通过规范法律程序、提高法官素养等方式来实现。所以提高法官廉洁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他们是和平民关系密切的群体。无数的论证表明,廉洁与中正是密不可分的,廉洁是制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民的利益和社会运转。孔子强调诚实与正直。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很明显,孔子应该是认识到正直在做人准则中重要性的第一人。

  当今国际社会,超级大国、新兴国家等各种势力活跃于世界舞台。有的国家主张维持现有国际秩序、在现有国际条约和框架的基础上解决争端。而中国认为现有国际秩序存在一些弊端,应该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这正是基于孔子“和”的观点提出的主张。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的“仁”的概念,是在表述人要在与自己以及他人和谐共生中得到升华。所以“仁”在当代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黑格尔曾说过中国不可能出现哲学,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中国哲学史也在蓬勃发展中;厄内斯特·赫南曾说过中国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不能承载概念表述,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学术成果出版国;马克思·韦伯曾说过儒学会阻碍社会进步,因为它弘扬的道德与市场竞争不相容,那如果他看到现在全球成功企业家都在学儒学,又会怎么说呢?

  毫无疑问,儒学已经为当今世界文化所认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都应谨记的格言。孔子的思想影响力一定会与日俱增!

  (作者:安德烈•马尔格,罗马尼亚前教育部长、孔子学院总部理事)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0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0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邮箱:kmzx@qq.com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