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乐教文化:礼乐教化“文化复兴”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尹红云 发布时间:2016-08-10
摘要:
    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音乐家。孔子曾经向杖弘学乐,十分痴迷鼓瑟齐鸣之乐,当他在齐国欣赏到《韶》乐之后,发出“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感叹。孔子的礼乐教育思想汲取了西周礼乐文化里的精髓,主要围绕音乐与政治、音乐与道德、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等几个方面展开,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其新的内核。所以,表面上的“复周礼”,实际上是在揭示古代文明中的合理成分时,致力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文化复兴”。

    孔子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源于西周的礼乐教育,孔子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强调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周公制礼作乐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礼乐制度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结合,利用礼乐的教化功能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素养,维持安定的社会秩序,加强周王室对国民的统治。孔子十分赞同周王室利用礼乐制度治理国家的办法,所以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也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孔子把音乐教育看作是一种统治之术,将“礼”、“乐”紧密结合,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提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论断。孔子认为音乐教育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对音乐加以区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怨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正因为音乐的道理是与国家政治相同的,孔子才推崇雅乐和颂乐,强调正统音乐的教化功能,并对二者重新进行了整理和修订;并视“郑卫之音”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是坏的音乐。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道德含义。孔子认为,音乐能够影响人的性情,塑造人的品格,开阔人的胸襟,化解心中怨气,缓和矛盾,引人向善。《礼记-乐记》中记载:“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而生矣。”意思是说,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仁慈、宽厚、善良的心也就自然养成了。孔子向学生传授六艺之学,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并向其学生指出“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努力方向。孔子认为培养出品德兼备的人才需要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乐”是诗、歌、舞三者的结合,“礼” 是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和用于祭祀、宴请不可缺少的礼仪形式。在“诗、礼、乐”的体系中,渗透着孔子“仁爱”的教育思想核心。“仁”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反映人的内心世界,是“礼”与“乐”的内在依据。而“礼”与“乐”表现在人的行为举止、仪表形态,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里的美学标准。孔子对待音乐的态度是认真、严肃的,不管是学习音乐,还是评论音乐,他认为和谐是音乐的灵魂所在。孔子给予了韶乐至高无上的评价—“尽善尽美”,认为韶乐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将“尽善尽美”视作音乐评审的价值标准。“尽善尽美”的音乐审美标准体现了孔子哲学思想里的“中庸”之道,符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审美思想,这样的音乐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感情的外在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在孔子看来,音乐所表现的情感不仅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而且要受到理智上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孔子实施音乐教育的理想是将音乐的“和谐” 之美与政治上的“礼”、“仁”之善融为一体,只有符合“尽善尽美”标准的音乐才能够起到使国家富强、安定,人民生活美满、幸福的作用。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