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够“夫子自道”吗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余世存 发布时间:2014-05-30
摘要:

  孔子的仁爱、忠恕、礼乐、伟大、神圣、光辉……不言而喻。人们读《论语》等经典,却总是因孔子的丰富多面而迷失,人们猜不透或把握不了孔子究竟是何许人也。黑格尔道出了不少人的心思,他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一点也没有思辨的哲学—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这样的话相当客气而又刻毒,这样的想法算是一种“孔子读法”。当然,还有别的读法,如我见过的读书会,一大群青年人集体给孔子像鞠躬后再读的仪式之神圣;我还见过当代学者以二三十年的精力用来注解《论语》,以为孔子字字都有其正确性或“微言大义”,连“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种“时代烙印”的偏见都有其道理……

  其实,读《论语》,尽管孔子的形象随时出现,最值得注意的还是他对自己的评论或描述。孔子从不回避跟人谈论自己,这跟我们一般人的态度正相反。一般人的经验是,评论别人头头是道,但一涉及自己,就嗫嚅起来,羞怯起来,悬搁起来,总之是回避的,人们很少能够正面地“解剖自己”(鲁迅语)。人们多用的是笼统办法,是概括话,自夸也是时下语,如说自己迂腐、不能免俗、混口饭吃、技术盲、社交恐惧等等。这也说明了孔子跟我们的不同,他是对自己负责的,他有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语)的修行,他有着对自己的人格期许。

  从这一点看,读《论语》也可以把孔子的自我认识跟我们的人生目的结合起来。看看孔子的自议,我们可知自己的距离。这些“自画像”并不多,却极鲜明可感,如在眼前。如《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在这里的“自画像”极为精彩,如果我们实打实地把自己的生活跟孔子相比较,恐怕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孔子的这一境界,因为并不需要去附会、引申,我们都能明白,这一自画像里不仅表明孔子是刻苦的、勤奋的,也是独立的、精神的。

  《论语·公冶长》的一则:“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在这里的“自画像”是跟前辈左丘明看齐,希望自己拥有一种健康的人格,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论语·子罕》的一则: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话跟苏格拉底的“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异曲同工,他们都是随时保持开放的心灵,因此能够接纳外界的因果,能够获得事物的真相。如果联想到现代社会“知道分子”大行其道,我们可知,这两种人格的不同。

  孔子如此不回避地谈论自己,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抵达的人的境界如何。他是认可自己的。他谈论得平常,甚至不无骄傲,以至于大傲若谦。他当然也当仁不让。

  我们读孔子,跟自己做对照,可以看到,尽管孔子说的都是家常话,都是“黑格尔们”不屑的“常识”,但常人还真比不上孔子那样“肉身成道”。孔子的生活,是真正实践了老子所说的“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孔子是这少数能知能行的人。

  夫子自道。这一成语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诉说自己或他人的荣耀。孔子的光辉并不在他说了多少深刻的道理,而是他的常识感和常心常行,他因此从常人中浮现出来,首先为弟子们感受到这一光辉,并感动了千秋万世。

  常言道,仆人眼里无英雄。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弟子眼里的老师也多是寻常的。但孔子的弟子们却超越了常识,颜渊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子贡感叹: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我在《孔子为什么反而不倒》中感叹:“在当时人都活得飘忽不安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们见证了跟老师一起的欢乐和充实。因此,孔子死后,他最杰出的弟子们在就业机会俯拾皆是时能够为他服丧三年,而‘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大商人兼当时第一流的外交专家子贡一人庐墓六年。这是有限时空中的无限把握,一种优雅高尚的信仰情怀。”

  我们今天也活在现代性的飘忽不安里,但我们欢乐充实吗?我们能够“夫子自道”吗?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