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近日,济宁市人力资源市场对招聘单位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济宁市人力资源供求基本平衡,就业难与招工难“两难并存”,部分行业、部分工种呈现出暂时性、季节性缺工等情况,但“用工荒”现象并不突出。

据了解,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企业仍旧是用工主体。有限责任、私营和个体企业岗位需求较大;国有、集体、外资企业岗位需求相对较少。机关事业、团体等用人单位一般招聘司机等少量辅助性岗位。餐饮娱乐服务类、机械加工制造类、批发零售类企业的部分岗位需求人员数量较大,被调查企业一般表示不太容易招到合适人员,即使能招到,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
招人较难岗位涉及餐饮娱乐行业的服务人员、纺织服装类企业的一线工人、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中的各种技术人员、销售类企业营销业务人员等。
求职者普遍表示,只要不过分挑捡,找工作不难,但找自己认为合适的岗位较难,就业难“难”在选择上,而非“难”在岗位缺少上。
总而言之,从此次调查情况来看,部分企业、部分工种招工会有一定难度,但目前全市各地均未出现“用工荒”的现象。
据市人力资源市场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招工难”对企业而言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现实难题,企业应加快推进创新的机遇。招工难企业应主动开拓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推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创新用人机制,规范用工行为。企业也要树立人本理念,用“待遇”留人,用“环境”留人,用“发展空间”留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员工的稳定性,才能在用工竞争中招到适合本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也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求职者的顺利就业、稳定就业,还得依赖于求职者进一步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目前求职人员也认识到自身在择业观念、职业规划、求职技巧和技术技能等方面有欠缺,专业知识不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等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劳动者应主动转变观念,参加有针对性培训、学习讲座等,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素质,掌握适合市场需要的实用技术技能,这样才能提升自身就业能力,顺利就业,稳定就业,真正实现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