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地名词语文化内涵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20
摘要:

一、“任城区”词语简析

“任城区”一词属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Rénchéng   Qū”。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西南平原,南四湖北端。地处北纬35°08'~35°32',东经116°26'~116°44'。环绕济宁市中区,东邻兖州市、邹城市,西接嘉祥县,南连微山县、金乡县、鱼台县,北靠汶上县。面积881平方公里。人口62万。区政府驻地阜桥街道办事处太白路,在省会济南西南方向180公里处。为济宁市辖区。

任城一名,始见于《通志·氏族略》:“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后,今济州任城即其境”。考其历史沿变,曾为任城县、亢父县、济州、济北县、济宁县,1983年改称济宁市郊区,1993年又恢复历史名称,称任城区。

二、任城区政区沿革简况

任城历史悠久。远古时期,这里居住着华夏民族先人之一的东夷族原始部落。夏朝时期,太昊 (伏羲氏)后裔有仍氏(亦称有任氏,任、仍古时同音)就在这里建立了仍国。周朝时期,仍国被封为任国。春秋战国时代任国先后隶属于鲁、宋、齐国。秦统一中国后,废任国而改为任城县。这是“任城”称号的最早由来。南北朝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任城县始建治于今济宁市区驻地,同时在此设立了任城郡。到了唐代,任城己经有了一定规模,成为东鲁地区的一个重镇,诗仙李白就曾在任城居住达二十余年,现市区仍留存有与他有关的古迹--太白楼和浣笔泉。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设济州于巨野,任城县隶属济州。金完颜亮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巨野发生大洪水,遂把济州州治迁至任城。元至元八年 (公元1271年),升济州为府,因“济水南汇泗,北汇汶,州居其中”,地势高而水患不至,取吉祥安宁之义,更府名为“济宁”。任城县也由此改称济宁县。

自元朝开始,运河改道东移流经济宁,使济宁成为南北运输的要地。到明永乐年间,济宁已是“水陆交会,南北要冲之区;襟带汶泗,控引江淮、灌运咽喉”。这以后,总管运河河道的总督府一直设在济宁,至清乾隆年间,济宁已是 “齐鲁之大邦,水陆之要冲”。明清两朝,济宁的商户已发展到上千家,成为京杭运河沿岸的七大商埠之一,享有 “江北小苏州”之誉,与淮阴、临清并列为运河三大名镇。民国时期(1913年),废州府制设济宁县,隶岱南道,次年改属济宁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1933年隶属山东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4年,成立金济鱼办事处(县级),1945年改称济宁县委,属湖西专区。1946年建蜀山特区(县级),属冀鲁豫第七专区。1946年9月建济北县,同年11月蜀山特区并入济北县,仍隶属冀鲁豫第七专区。1949年9月原济宁县(现区境西南部分)并入嘉祥县。1951年改称济宁县,先后属滕县、济宁专区。1958年,随嘉祥县并入济宁市(县级)。1965年县、市分治,将划归嘉祥县的西南部分并入济宁县,从此形成现在的区域。1983年9月组建地专级济宁市时,济宁县改设为济宁市郊区,1993年12月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任城区历史悠久,出现了许多名胜古迹及知名人物,从而造就了任城区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为研究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

(一)文物古迹

1、古遗址

(1)寺堆遗址   位于唐口镇寺下郝村东,属龙山文化至汉魏时期的遗址。平面略呈圆形,封土高出地面5米,直径约100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遗址上原有寺庙,今为学校。文化层厚约5米,内涵丰富。底部为“龙山文化”层堆积,灰褐色夹有红烧土块,出土有鼎、罐、骨器、石器等。龙山文化层上依次为岳石文化、商周文化层,秦汉、魏晋的叠压墓葬,汉代石椁墓打破文化层。最上是近代文化扰乱层,暴露遗物有灰坑和叠压墓葬等。采集标本有石斧、石刀、石镰、纺轮、骨针及蛋壳陶、磨光黑陶片、鬼脸鼎足、绳纹鬲盆口沿等。保存较好,1977年12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凤凰台遗址   位于任城区南张镇凤凰台村,以遗址命名为村名。是以商代为主的典型遗址。整个遗址为台形高地,高出地表10多米,底部直径为80米,顶部较开阔,直径40米,分上、中、下三层,底宽上窄逐层递减,北有石阶可至顶端,周围皆用砖石垒砌而成,西南亦有石阶曲径而上可通顶部。北宋时,开凿赵王河时,该地正处河道转弯处,又复加高。

因台三面环水,荇蓼野花丛生,风景宜人,起名“风花台”。后人们在台上植松柏,林木葱郁。到南宋时有道士在此建寺居住,常有珍禽异鸟栖息林中,意为凤凰,改名凤凰台。至明清年代大兴土木,修整有序。总体建筑似展翅欲飞的祥凤。结构以旧时“三纲”、“三光”、“五行”、“两仪”、“四象”、“八卦”而建造。台上建有观音大殿,重檐双脊,覆于琉瓦,殿宇二十四间,僧舍十余间。寺院内有明、清雕龙石碑十余块,供有檀木精雕祥凤一只,两庑塑有彩色神像。台北对面18米处,建有戏楼一座。建国前,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周围群众敲锣打鼓都来“朝凤”,农历二月十九至二十一日3天香火大会。1964年殿宇拆毁,砖瓦石碑改建学校。1973年文物普查时,通过断崖剖面可见商周文化层,内涵遗物比较丰富。1985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城子崖遗址   位于任城区长沟镇城子崖村内。面积约4.5万平方米,文物层堆积较厚,采集出土文物有鼎、足、蛋壳、陶片等,为龙山文化遗址,保存较好。1985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义合遗址   位于任城区二十里铺镇义合村北50米。遗址中心有4米高的台基,东西50米,南北60米,面积3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3米。出土文物有石刀、罐、杯、鼎、鬲等残片,为龙山文化遗址,保存较好。1985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党堆遗址   位于任城区长沟镇党庄村北150米,东西两边为旱沟,中间高四周低,呈缓坡状,高出地表约4米,东西宽40米,南北长50米,面积2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一3米,出土文物红陶、鼎、壶、盆口沿等。遗址除部分遭破坏外,基本保存完好,为大汶口文化遗址。1985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亢父故城   位于任城区喻屯镇城南张村北,汉代亢父故城遗址。呈正方形,边长约1200米,城垣已无,痕迹尚依稀可见,西南城角较为明显。据《方舆纪要》载:“亢父城在州南五十里”。《水经注》载:“黄水东经任城郡之亢父县故城西,城在州南王莽曰顺父”。该城因地处黄河冲积地带,今城己为水田覆盖,文化层离地表以下1.5一2米。地面仅见零星板、瓦、盆、罐口沿及残陶碎片。1980年文物调查时,征得罐、杯整器物各1件,鉴定为汉代文物。亢父,古为战略要地,属齐。《国策·齐策》载:“苏秦曰: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经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行。”现亢父故城保护较好,对研究汉代历史及城址变迁等,具有重要资料价值。1992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古建筑

(1)戴庄花园(荩园)   位于李营镇戴庄村。原为清朝著名画家戴鉴别墅,后卖于官僚李澍,称“荩园”。园内水榭五间,为歇山式建筑。有六角亭,攒尖顶,为典型南方园林式建筑。现济宁市疗养院驻此。

(2)获麟观音堂   位于长沟镇获麟村(现称回林村)内。明朝兴建,清代重修。存正殿三楹,硬山式建筑。殿内绘有壁画,已模糊;外墙嵌有明、清石刻四块。

3、古墓葬

(1)肖汪庄墓群   位于任城区李营镇西南肖汪庄村附近,据《后汉书郡国志》载:“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分东平为任城国(今济宁)”。原有墓冢九座,现存其三。俗称“九女堌堆”。据《济宁县志·卷一疆域略》载:“九女堆,在县北五里,凡九堆,七在西,二在东,参差相向,或以为檀道济唱筹量沙所筑”。所说方位距离相吻。现能够确定位置的有6座。1号墓座落在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北侧,封土底径50米,高10米。2号墓在肖汪庄村东南约600米处。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被当地村民掘开,墓室被破坏,出土大批铜器、陶器、玉衣片等文物,损失殆尽,仅存封土。3号墓位于肖汪庄东南,现某空军雷达部队驻地,封土高6米,底径40米。1970年驻军在墓上安装设备时,部分墓室被毁,出土文物有青铜器和玉石器等,其中4个汉白玉石俑被市博物馆收藏。4号墓位于肖汪庄村南400米处,封土高6米,底径40米。5,6号墓分别位于传染病东南角和西南处,现夷为平地。1992年对l号墓进行挖掘整理,1996年竣工,经考证,为汉任城王陵墓之“地下行宫”。对外开放。1977年12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西汉丞相灌婴墓   位于任城区接庄镇西贯庄村北250米,高庙村东南250米两村之间。据《中国历史人物辞典》载:“灌婴(?—公元前176年),汉初大臣,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本为贩卖丝绸的小商人。秦末农民起义时归刘邦,转战各地。后从韩信击破齐军,并攻杀项羽。汉朝建立刘邦称帝时,任车骑将军,封颍阴侯。后与陈平、周勃共同平定吕氏叛乱,迎立文帝,任太尉,不久为丞相”。故于任城,卒于谥懿。《济宁直隶州志卷十五古迹二》载:“《冢记》云汉灌婴墓在州东三十里”。墓封土高大,经若数亩,墓前有碑和享堂,松柏葱茂。至元代为墓扩地增土,种柏筑垣,设享殿十二楹,置石鼎石几各1个。明正统六年(1441年)立碑为志。享堂毁于早年,松柏被砍伐。建国后,由于兴修农田水利,整平土地,封土夷为平地。但地表以下尚存。1985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历史人物

少康 (生卒不详)   传说中的夏王朝第六个国王。姒姓,大禹五世孙,相之子。大禹生子启,启之子太康荒于政务,东夷族的后羿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掌权后的后羿因荒淫,政权被其亲信寒浞夺去。夺权中,仲康之子相被杀。相的妻子后缗此时有孕在身,混乱中随宫女从墙洞逃出,回娘家有仍氏(今任城区)部落,生育少康。少康成人后,为有仍氏牧正 (管畜牧官员)。后被寒浞发现,少康逃往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为庖正 (管理膳食官员)。有虞氏国王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将纶地 (今虞城东)“田一成”(即方圆十里)封给他。少康利用弹丸之地发展生产,招贤纳士,积蓄力量,最终攻杀寒浞,恢复夏代统治。少康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历史上称“少康中兴”。

樊迟 (公元前515一前454年)   孔子学生,名须,字子迟。鲁国(一说齐国)樊 (今任城李营镇)人。春秋后期,樊迟去鲁国,伙同冉求在季孙氏那里做小官。公元前484年春,齐王发兵伐鲁,冉求率师御敌战于郎(今滕州市西),樊迟为副将,作战勇猛,大败齐军。同年秋,孔子周游列国返鲁,樊拜孔子为师。他向孔子请教“知”和“仁”的内容,讨论崇德、修慝、解惑的问题。还问孔子“学稼”、“学圃”。孔子日:“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并感叹“小人哉!樊须也”。后给孔子赶车,是孔子晚年的得力助手,战国初,樊一度在邾、陶 (今邹城一带)稳居。后因闵子、宓子去棠地 (今鱼台西北)办学,收弟子数百人。公元前454年农历九月去曲阜祭孔途中暴病身亡。葬于原籍今南张镇南陈西南。(一说葬于棠地,今鱼台武台村西南)。

魏应 (?一约公元90年)   东汉今文经学家。字君伯,任城(今任城区)人。他少年时,潜心研究先秦著作,特别是对《鲁诗》的研究有很高造诣。青年时在家乡做过小官,郡吏发现他有才学,被举荐为明经博士,后升为济阴王文学博士。不久以疾免官,在山峄中教今文经学,学生常有数百人。东汉明帝永平年间 (公元58一75年),魏应的学识在京师广为流传,经朝廷策试,授为博士,升为侍中。永平十三年 (公元7O年)升为大鸿胪。永平十八年 (公元75年)拜光禄大夫。建初四年 (公元79年),升五官中郎将。由于他的今文经学理论很受皇帝赏识,有一次汉章帝亲自主持,召集天下名儒学者在洛阳白虎观内举行大规模经学讨论。他对今文经学中的各种问题对群儒进行 “驳难”策问。名流儒士们被魏应的渊博知识所折服。在这次会上正式肯定了今文经学。讨论记录,被班固整理成《白虎通德论》,使儒学独尊的地位确定下来。建初五年 (公元80年)魏应任上党郡太守,征拜骑都尉,不久卒于任上。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