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九届政协副主席、省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王修智 《孔子世家谱》是中华文化瑰宝 “盛世修谱,《孔子世家谱》是孔子后裔世代繁衍的记录和历史,更是我国谱史的典范。”王修智说,新颁的《孔子世家谱》收录孔氏后裔200万人,历史之久、聚集之全、核实之准、祖系之清晰,称得上家谱之冠,这不仅是孔子世人的宝藏,也是中华文化的奇葩和瑰宝。 王修智表示,《孔子世家谱》续修颁谱正值祖国60华诞和孔子诞辰2560周年前夕,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件大事,也是纪念先哲、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传统优秀儒家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刘茜 《孔子世家谱》也是重要文献资料 “《孔子世家谱》不仅丰富了家谱的内容,增加了个人信息,同时通过现代化技术,建立了数据库……这本身就是进步和超越。”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刘茜表示,《孔子世家谱》续修颁谱不仅是全球孔氏后人的大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家谱续修的创新。 刘茜说,“《孔子世家谱》历史悠久史料详实,对儒学历史和儒学思想的研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文化和史学价值。” 马来西亚华侨孔繁豪 我们来故里寻根 24日上午8时,在万仞宫墙广场前,来自海内外的孔子后裔代表列队集合。 在方队中,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孔繁豪告诉记者,为了参加《孔子世家谱》续修颁谱典礼,他们可谓是全家男丁都出动了。他和哥哥孔繁华、儿子孔祥威搭乘班机昨天上午就提前赶到曲阜。谈及新家谱的面世他难掩激动的心情,“时隔60年后新家谱得以续修,今年我正好60岁,自己的名字能够有幸被写进家谱我感到十分高兴。今天,来自海内外这么多的孔子后裔,在祖先孔子的府邸聚集,让我们心里暖洋洋的。” 孔繁怡老人改名进家谱 从北京远道而来参加颁谱典礼的76岁老人孔繁怡,向记者讲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她笑着告诉记者,这次新家谱续修后,女性族人也可以被写进家谱中了。为了这次进家谱,她终于如愿改了名字。 “小时候,家里的兄弟都是按辈分取名字,可父母却给我取名孔怡岚。看着本家同辈份的哥哥、弟弟们名字中间都是‘繁’字,我没少给父母提意见。那时候爸爸就告诉我女孩和男孩不一样,男孩的名字是要进家谱的。”孔繁怡老人笑着向记者说,这次新家谱修订,女性孔子后裔首次允许录入家谱,她立刻将名字改成“孔繁怡”。 “这多少算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吧,终于把名字改成按辈分的了。作为一名女性孔子后裔,我为进入家谱感到自豪。”孔繁怡老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