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为商王后裔为何“从周”不“从商”?

孔子作为商王后裔为何“从周”不“从商”?

孔子思想重周而不重商,很重要的原因,是商代重杀戮,而周代树仁德,孔子要解决的是平王东迁后礼崩乐坏带来的社会失衡。所以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姓氏文化 / 2024-12-31
新学遗响:晚年熊十力的经学评论

新学遗响:晚年熊十力的经学评论

倡真我之教,发大同之声。哲人熊十力晚年著有观点激进的儒学专书,弘扬儒经固有义理、回应时代需求。...
儒家文化 / 2024-12-31
《论语》中孔子与酒的五次联系

《论语》中孔子与酒的五次联系

孔子的酒量是很大的。济宁有句俗语:身大力不亏,意思是说只要个子高,力量就差不了。...
美食文化 / 2024-11-24
孙中山和儒家“大同”学说

孙中山和儒家“大同”学说

二千多年以前,孔子便有这项思想。他曾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儒家文化 / 2024-11-12
儒家传统的源流、内涵与真精神

儒家传统的源流、内涵与真精神

在历史源流中探寻儒家传统的真精神。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传统,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儒家文化 / 2024-09-22
孔子:作为造道者

孔子:作为造道者

孔子适逢大道失坠的时代,自觉地以“再造大道”自任...
儒家文化 / 2024-08-15
方朝晖:儒学的现代转化需要跨文化对话与融合

方朝晖:儒学的现代转化需要跨文化对话与融合

中国孔子网专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尼山学者方朝晖...
名家访谈 / 2024-07-11
从儒佛融通看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

从儒佛融通看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

佛教与儒家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自然的融合,主要体现为佛教心识观与儒家心性说的结合、佛教佛性观与儒家性善论的结合、佛教二利观与儒家修齐治平说的结合。...
儒家文化 / 2024-06-29
孔子的传统——儒家道统观发微

孔子的传统——儒家道统观发微

中国的道统即孔子的传统、孔孟之道。儒家的道统思想是以道统高于政统为特质的文化大观念。...
儒家文化 / 2024-05-26
“百家皆为儒”——慷慨悲歌之士的中国文化观

“百家皆为儒”——慷慨悲歌之士的中国文化观

康有为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提出"百家皆孔子之学",谭嗣同则提出"教(儒家学说)能包政、学"、而"盖儒家本是孔教中之一门"。...
儒家文化 / 2024-03-20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