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育思想今绎》:中国教育精神探源的尝试之作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李如密 发布时间:2017-11-07
摘要:《论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内蕴非常丰富,可以对之进行多方面的解读。但它首先是一部教育著作,是教育儒学的代表之作,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

《〈论语〉教育思想今绎》

《〈论语〉教育思想今绎》,陈军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第一版,39.00元

  《论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内蕴非常丰富,可以对之进行多方面的解读。但它首先是一部教育著作,是教育儒学的代表之作,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中国教育精神的源头就在于此。《〈论语〉教育思想寻绎》的作者陈军是一名特级教师和资深校长,他对《论语》的解读与诸多专家学者的《论语》研究成果不尽相同,具有相当鲜明的个性特点。我非常认真地通读了这本有思想、有趣味的著作,感受颇多,收获很大。

  据了解,作者七八岁即开始接触《论语》,练就了一身“童子功”。后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注重从《论语》中寻找思想支点,自觉地将读与用结合在一起。他说:“我研读《论语》最得意的地方,就是把每一章每一节都看作教育对话的情境。《论语》中的章节,有的有问有答,交流形态很完整。在我的眼前,《论语》静穆的文字章节都是活生生的具体教育情境。我看到了活生生的孔子,活生生的学生,活生生的思想,我也跟他们活生生地在一起。”他常常把历代大家的注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所得到的是教育的义理。他揣摩得最多的是朱熹、刘宝楠、钱穆、杨伯峻等学者的文字。为了更加深刻、精准地把握《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他还利用各种机会,向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孔子百科辞典》主编夏乃儒先生和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虚心请益。这一切的努力,均在该书中充分体现出来,那就是对《论语》章句及意涵的解读非常精准扎实。

  对于《论语》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也存在陈陈相因、人云亦云的现象。本书作者显然不满于这种状况,独立研读愈深,愈易产生新的想法。当然,这些新鲜的观点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刻意标新立异的,而是源于前人的启示和自己的融会贯通。如关于“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前人已有较为成熟稳定的解释,但是陈军老师还是作出了自己的“新解”。他将二者视为孔子的“八字宪法”,认为“闻一知十”是学习终身的发展过程;“举一反三”是促进“闻一知十”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的联想与迁移。“发散”是“举一反三”的特点,“集中”是“闻一知十”的品质。“三”是“一”的同类型,“十”则是“一”的推进甚至是质变。这种诠释,就既言之有据,又令人耳目一新。再如关于“教学相长”,学界也是有着通常的解释,但陈军老师更进一步,认为“相长”之“相”,表达的是一种互助关系。教学相长涉及四边关系:一是“我我”关系,即我既是师又是生,常常进行“我”对“我”的启发;二是“我他”关系,即我为师,他为生,我他之间相互启发;三是“他他”关系,即“我”启发的“他”,去启发另外的“他”,从而实现“我”引导下的“他他”共进;四是“合众”关系,即“我”与若干“他”聚集一起讨论,实现立体交叉启发。不论是哪一边的关系,相长的“长”,主要体现在思维活力的增长,思想内涵的提升与人格境界的拓展。这种在平易处挖深、定论处出新的见解表达,是需要足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勇气才能做到的。

  作者本人曾说,他研读《论语》,有一个“绎”的意识,就是在广阔的思想世界中抽取、归纳教育思想线索的意思。这样就一步步把《论语》中本来就有的可能有些断断续续、被掩藏的东西整理成成系统的东西。他先是通过阅读札记,从字里行间抽死剥茧般地提取一些教育的思想颗粒与信息,整理出这样的纲目:一、人生;二、诗性;三、思考;四、问答;五、时习;六、知识;七、弟子;八、学友;九、群己;十、批判;十一、言教;十二、师境。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作了立意上的统整,概括出中国教育精神六义:一曰“成己”,中国教育注重以自强不息的“学”为主线,实现“人”的自身完善与进步;二曰“善思”,中国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独立人格与思考品质;三曰“践行”,中国教育注重践行,始终强调学思结合,知行一体;四曰“熏陶”,中国教育注重文化熏陶,见贤思齐;五曰“忧患”,中国教育注重培养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和对自我的不断反省;六曰“师道”,中国教育非常注重为师之道。对于这一研究心得,作者认为“中国教育精神六义”虽只是一个基本的勾勒,但这是中国教育永葆活力的必然原因,而且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儒学的品格是讲经世致用的,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贯通的。什么叫“传统”?按作者的解释就是要“传于心”和“统于行”。传于心,就是心里真正信服、理解,以之为美;统于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这样去做。他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恰恰是在“行”上出现了明显的短板,所以他要做践行传统、并且勇于创新的人。我非常赞同夏乃儒先生的意见,认为该书《学友》一章写得很有创意。在这一章中,作者强调学友思想为中国教育伦理学的精髓,和而不同是学友关系的本质特质,人生三友是学友思想的立论基点。作者既然对于孔子的学友文化情有独钟,那就一定不再停留于认知这一优良传统,而是努力在自己的办学和教学中去践行,从而将之“传”下去。据了解,最近五年来,作者立足自己的教育实践,明确提出自己做校长的市北中学的学校文化特点就是“学友文化”。师师为友,师生为友,既是学习关系,也是人格关系。就每一个个体而言,不论校长、教师、学生,也有一个“三友”,即“与自我为友”(自己反省自己),“与自然为友”(向天地学习,向自然学习),“与社会为友”(做社会进步的建设者,为社会服务)。学友文化所讲的“学”,是师生的生活方式,所讲的“友”,是人际关系特征和师生生活境界。友,是孔子提出的也是中国教育有关师生关系观、群己社会观以及人生哲学观的基本理念,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态度。他倡导学友文化,就是活化传统思想,使学校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这是最重要的“统于行”,是从师生精神境界上来“统于行”。这种即知即传、即行即果的精神与做法,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人认真学习、作为榜样的。

  《论语》对于作者当教师、当校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是影响到骨子里了”。他说:如果说我脑子里有一点教育哲学的话,那就是《论语》哺育我的。只要我们读到《论语》的核心,就一定感到《论语》是一部活书,《论语》的教育哲学就是活的哲学。正是这样的一种教育情怀,使得作者“俯而读、仰而思”,不是一头钻进故纸堆出不来,反倒有力地触发其对教育现实的批判和思考。如在研究了孔子“言教”的育人之道后,作者深有感触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当今所谓“师言”,从照顾面子出发,从课堂一团和气出发,不敢重言(生怕戴上变相体罚帽子),此师之惰乎?课堂上的教师之“言”,理失而情伪,此教育乎?抑或是戕害乎?当今教育系统尚“巧言”也久矣!此教育之失乎,抑或治国之失而使教育之先失之深失之者乎?悲夫!教育要求其真,必先求其“言实”;求其“言实”,必先求其“言”“严”。唯虚妄之务去,唯巧言之务去。言者,国之大命也;言者,教之示范也。这段话是多么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说出了多少教育人的心痛,怎不令人读来为之动容呢?!

  这本书的文字非常精炼、睿智,很好地反映了作者的文字素养和思想深度。使得整本书形成一种精致和典雅的风格特点。且不说他给每一章均起了两个字的标题,简洁精准,每一章又分三节,节的题目富有诗意和哲理;也不说书的许多段落和段落的文字之间,总有一种情趣和理趣令人反复咀嚼,思之再三;特别是有那么多精彩的框图示意,让人过目难忘。西人有谚:“一图胜千言。”陈军老师就非常擅长将自己的思维成果进行可视化表达,使得图文并茂、妙趣横生。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是一本中国教育精神探源的尝试之作,作者写得非常用心,值得一读,特予推荐。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