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治蒲,孔子“三称其善”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仲伟帅 发布时间:2017-07-11
摘要:子路是孔门弟子中具备具臣精神的人。孔门“四科”,以“德行、言辞、文学、政事”划分,子路、冉求为“政事”科,即他们是办具体事的人

  子路,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末鲁国之卞(今山东泗水县东)人。出身寒微,“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为孔门弟子中年龄较长者,少孔子九岁,性耿直好勇。孔子常评论他:“由也好勇过我”“由也果”“子路,行行如也”。一生跟随孔子,时时保护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得力实践者和忠诚捍卫者。

  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他敬重孔子,并常直率提出意见。对“子见南子”,甚不悦。批评孔子认为为政必以“正名”始是“子之迂也”。孔子也深知其为人,在政事上评价甚高,认为他已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甚至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肯定他“无宿诺”,有才能,长政事。自述其志向为:“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又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就是说,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屈服在大国强权之下,经受兵祸荒年之灾,我去治理,只需三年,就能使百姓勇猛顽强,懂得保卫国家,并且懂得礼仪。曾为鲁国季氏宰,协助孔子“堕三都”。后从孔子去鲁,厄于陈蔡,由卫返鲁。曾担当卫国执政大夫孔悝之蒲邑(今河南长垣县)宰。治蒲三年,政绩显著,孔子“三称其善”。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小邾国的射奔鲁,声称宁与子路相约,而不欲与鲁盟誓。“使子路,子路辞”,当时季康子派冉有对其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子路认为此举不义,故弗能。这与他所持“士不能勤苦,不能轻死亡,不能恬贫穷,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的信念相一致。

  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国发生父子争国的内乱,子路为救援其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入险,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当在击断冠缨时,还记住“君子死而冠不免”之礼仪,在重结缨带时被杀,并被剁为肉泥,时年六十三岁。孔子在鲁闻之,悲痛至极,“令左右皆复醢”。其言行在《论语》中提及四十余次,对后世也有较大影响。孟子赞其闻过则喜的态度,把他与禹、舜相提并论。《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说子路有“亚圣之德”。唐开元赠“卫侯”,宋封“河内公”,又称“卫公”,明改称“先贤仲子”。在今天的泗水县和微山县,分别建有仲子庙。

  子路有孔子的悉心教诲和社会实践的磨练,不懈努力,终成贤哲,体现了许多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才艺技能。如:事亲至孝,百里负米;尊师重道,抱负远大;闻过则喜,闻善则行;见义必为,见危必拯;勤学好问,尚义重诺;从政唯优,善政为民;治军千乘,折狱片言等。自此,子路终身随孔子受教学艺,护游列国,终至学业有成,荣登四科中“政事”之科,成为孔门弟子中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难得之才,受到同门及各国的尊重。

  子路是孔门弟子中具备具臣精神的人。孔门“四科”,以“德行、言辞、文学、政事”划分,子路、冉求为“政事”科,即他们是办具体事的人,《论语·先进》记季子然向孔子问起他二人时,孔子更明确地回答他俩不是“大臣”。“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明确地说他两人是“具臣”。“具臣”即有一定的才能,足以胜任相当工作的僚属。这种人虽然不像卿相那样掌握一国大权,参与制定大政方针,但在国君及执政大臣领导下,凭着自己的才能,可以做好本职工作,即干实事的人。

  子路曾当过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家的家臣,当过卫国执政大夫孔悝的家臣,也曾被孔悝派往蒲地治理。他在从事每项工作时,都能尽职尽力,力求做好。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有明细的分工。既要有制订政策,掌握全盘的领导人,又要有干具体事的具臣。再好的思想,没有具臣不能贯彻,再好的政策,没有具臣不能施行。孔子对当政者最起码的要求是“无倦”,不知疲倦地工作,勤恳地工作,这就是具臣精神,子路为时人及后人做出了榜样。体现在子路身上的这些优点,对后人也很有教育作用。

  子路擅长政事最突出的表现是勤政爱民,急民所急,帮民所需,实践证明了他善政为民的雄才伟略。

  子路在六十一岁时,出任卫蒲邑(今河南长垣)宰(一县之长)。他到蒲以后,勤政爱民,抑制奸邪,温和处事,果断理狱,兴修水利,防御灾害,深得人民爱戴。时不多久,蒲邑大治。《孔子家语·致思》载:子路为蒲宰,为水备,与其民修沟壑。以民之劳烦苦也,人与之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子路忿然不说,往见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匮饿者,是以箪食壶浆而与之,夫子使赐止之,是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子路为蒲宰,因为暴雨将至,故发动老百姓修沟渠以防备,他见老百姓多数连温饱都不能解决,拿出自己的俸禄为老百姓准备饭食。孔子听说以后,竟然派人去制止。子路非常的不高兴,见孔子说:“我担心暴雨将至,恐发生水灾,故与老百姓修沟渠防备。而老百姓多忍饥挨饿,我拿出自己的俸禄给老百姓准备饭菜,老师竟然阻止我行仁义,我不能接受”。

  三年之后,孔子想看看这位弟子的政绩。“入境而善之曰:‘由恭敬以信矣’。入邑,曰:‘善哉’!由忠信以宽。至庭曰:‘善哉!由明察以断矣’”。同行的子贡还看不明白,下马问孔子说:“夫子没有见到子路,三次称好,却是什么缘故?”孔子说:“我们刚进边境,见田禾茂盛,野草尽除,沟洫深广,这是恭敬行信,所以乡民肯尽力田畴;进入城中,见墙屋完固,树木葱茂,这是由于忠信行宽,所以民众不偷懒;来到衙署庭中,见属下用命,讼庭清闲,这是由于子路断案明察,所以百姓未受侵扰,生活安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治才。难怪曾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对于果敢坚毅的仲由来说,从政治国有什么难处呢?

  孔子看到蒲地巨变,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时,连连三称其善。认为他的这位学生以“恭敬以信”“忠信以宽”“明察以断”,取得了百姓的信任。难能可贵的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那个时代,子路已懂得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他到长垣县之后,首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人民兴修水利。他身先士卒,与百姓们一起挖沟修渠,打坝筑堤。老百姓劳务繁重,生活困苦,他便拿出自己部分俸禄,每人每天发给一篮饭,一壶汤,以救助当时饥饿困乏的百姓,保证水利工程如期完工。这条百里长渠,历尽沧桑,防洪灌溉,为民造福,至今发挥着作用。

  子路治蒲的政绩,为什么得到孔子高度称赞?

  第一是重视发展生产。当时主要是农业生产。他让劳动者开垦出土地来,在田地上整整齐齐地治好田畴,按时播种,加强管理,使农业生产丰收。第二是以人为本。发展生产,让百姓经济状况变好是一方面,还让百姓盖起整齐的房屋,种植各种树木,使百姓安居乐业,调动起人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正是为百姓办好事的重民思想的表现。第三是使当时社会和谐。百姓既有了经济基础、安居乐业。因为政不扰民。当政者以恭敬、忠信待民,社会上形成恭敬、忠信之风,自然会出现社会安定,和谐的局面。而这一切成绩的获得,都是子路兢兢业业,忠于职守,贯彻一种“仁政”的精神所致。

  善政就是仁政,而仁政就是德政。由此看出,子路为政关心百姓,急民之所急,帮民之所需。若今人皆能效之,则民何以不富,国何以不强;尤其人类进化到今天,世界竞争之激烈,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兴旺,更应继承子路从政务实、一心为民的精神。

  关于子路的从政之才,清康熙年间著名学者顾彩作了高度的赞扬。他在为微山县仲庙所撰写的楹联中这样写道:“治赋其才,升堂其德,七十国追随无倦,常为至圣之干城,先游夏而列贤科,有自来矣;负米是孝,结缨是忠,两千年俎豆常新,允作帝王之师表,并颜曾而膺世爵,不亦宜乎”。

  清乾隆帝曾题联赞仲子之勇:“三德达身修勇故不怠;四科从政事果则无难”。把勇纳入了道德的范畴,而且指出勇是子路的最大长处。孔子曾经说:“智、仁、勇,君子之达德也”,所以子路办一切事情,都不懈怠。正如明朝御史许守恩所赞:“子路在圣门以勇鸣。负米养亲,是勇于事亲;结缨于卫,是勇于事君;使民知方,是勇于治赋;治蒲之善,是勇于泽民”。

  昔人已去,精神长存。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开展德政实践,学习先贤,探讨仁德从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必将会促进国民道德建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