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政权中的济宁人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张龙洲 王承锋 发布时间:2015-01-27
摘要:
    今济宁市所辖区域,查《后汉书》《晋书》,包括兖州所辖鲁国一部分,任城国任城、亢父、樊县三县;山阳郡十县中东缗、高平、湖陆、南平阳、方与、瑕丘、金乡、防东八县以及巨野、昌邑二县的东部,东平国平陆县(今汶上县)以及无盐县的部分地区(国治无盐距今汶上军屯仅九华里)、寿张县(今梁山县北部),豫州彭城郡广戚故国、沛国东部(今微山县西南部、东部),泰山郡南城南部(今邹城市城前镇一带)等地区。济宁土地肥沃,文物众多,优越的客观条件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重量级人才,而官家最多的朝代当属魏晋,在其时期各个年号无不留下济宁人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三国初至魏晋,朝廷重臣济宁人超过百位。兹摘其部分简述其身世于下。
  山阳高平人“王业嗣王粲,官至谒者仆射。”
  高平人郗虑,从光禄勋迁为大夫。
  昌邑人满宠“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乃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都令。”
  任城人孙该“强志好学,年二十上计缘、召为郎中,著《魏书》,迁司徒。”
  鲁国人孔融、孔羡,高平人刘表、仲长统、张俭、度尚、凉茂、寿张人张超……
  尚有“杰才”平陆人马隆,“为人之领袖”的樊县人司徒魏舒,曾撰写《释劝论》的高平人王伯彦,鞠躬尽瘁为百姓的大司农高平人王宏,平吴功臣邹人唐彬,文武双全的大将军高平,独山庄人刘宝,王弼的妹夫司隶校尉付咸……
  倘若济宁周边譬若泰山南城(今平邑县西部,一说枣庄市山亭区北部,一说汶水边,有待挖掘地下文物佐证)人尚书仆射羊轱、皇太后羊微瑜、巨野人李乾等官人也算在内的话,那就数不胜数了。
  诸济宁人才或出身世家望族,凭九品中正制选官法入仕,或出身寒微而发奋自励以成才,或经人荐举迁居要职,或曹操发迹于兖州(州治山阳郡)时,直接征辟成为朝中依重的人物。
  在军事方面,济宁人屡立奇功。任城人吕虔为曹操从事,东海郡发生反曹事件,吕虔用计平息了叛乱,因功被曹操擢为泰山太守。在泰期间,政绩突出,曾督率青州诸郡兵讨东莱地方势力,为曹操稳定山东立下战功。
  高平人王粲在太祖攻荆州时,力劝刘琮投曹操,曹操未动一兵一卒得了首府襄阳,并得了荆州军事、文化英才数十人。之后太祖辟为丞相掾、侍中。王粲在改革制律、谋划军事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当擢升三公之际,建安二十三年冬,随曹公征吴,病卒。
  在政治方面,济宁人多有建树。仲长统魏初任尚书,所著《昌言》论述东汉王朝的政治之失,总结历史教训,揭示战乱人民的苦难,为“变”世“拔”俗发出肺腑之语,其中有一篇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细考创作年代,当早于曹操的大作《对酒歌》。嗜典籍如命的曹操当拜读了这篇佳作,可以说“杰才”曹操的“资本”与“敏感”无不受了仲长统等挚友名贤的影响。
  在制定法规方面,任城人中郎栈潜曾上书魏文帝:古代帝王治理天下,不仅离不开公卿朝臣的忠心辅佐,也离不开贤惠的后妃鼎力相助,能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可以说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存亡。栈潜之论可谓为百王之规典垂范,成为每位郡主的规章典制,成为法度规范流传于后世。
  在文化方面,王粲为建安文学之冠,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十七岁从西京去襄阳,留下了千古绝唱“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七哀诗》创作于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早于曹操的史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或许是不谋而合,但王粲此时是个“娃子”,而诗人曹操早已是喝斥风云的大家了,曹氏三族甘拜下风也就不足为怪了。
  高平人王弼小时被誉为“神童”,正始中与何晏共创玄学,《老》《庄》是哲学之主,《周易》是科学之父。魏晋玄学盛行,名贤辈出,科技昌盛。王弼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起了决定性作用,难怪最高决策者、玄学家司马师赞叹王弼“一代贤才陨落!”魏晋是第二次学术争鸣时期,学术成就为历史所罕见,文学、史学、农学、数学、天文学、医学、律历、书法、绘画、地理等多种科学大发展。从这一点上说,王弼为一代圣贤并不过誉。今天,传统文化仍然不能忘记,传统是资本,它可以发展和壮大我们的事业。
  在医学方面,高平人太医令王叔和通晓《内经》《难经》,和《老》《庄》《周易》,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破天荒地补充、完善、发展、创造了散失于战乱的张仲景《伤寒论》,使之得以流传,后世尊称为方书之祖。王叔和精研脉学,洞识摄生之理,他结合自己的临症体会,参改前人脉论文献,撰集了《脉经》,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做出重要贡献,与张仲景并称“医圣”。
  济宁人以卓越的才干活跃在魏晋政坛,为国家的统一、经济振兴和社会稳定,以及为文化繁荣、医学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上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是济宁人的骄傲。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