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与家风家教暨《中华母亲》纪录片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孟祥龙 王嘉 发布时间:2017-09-30
摘要:“见贤思齐国学大讲堂第三讲:家国情怀与家风家教暨《中华母亲》纪录片座谈会”在中央党校南门东侧的崇学山庄举行。

家国情怀与家风家教暨《中华母亲》纪录片座谈会

家国情怀与家风家教暨《中华母亲》纪录片座谈会

  孔孟之乡讯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文件精神,9月30日上午,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联合主办的“见贤思齐国学大讲堂第三讲:家国情怀与家风家教暨《中华母亲》纪录片座谈会”在中央党校南门崇学山庄隆重召开。

  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创会会长李汉秋教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延宁,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会长王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常务院长高德魁,影视演员、《中华母亲》纪录片出品人李婉僮出席座谈会并先后发言,多角度阐述了对母亲最崇高的敬意。

  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秘书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齐氏文化发展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华母亲》纪录片总制片人齐崇峰主持座谈会。

李汉秋

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创会会长李汉秋教授

  李汉秋:我主要讲两点:第一点,推动地球的手是摇篮的手,亲子力量,母亲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个体的生育过程来说,从怀孕开始就是母子连体,10月怀胎,不是婴儿在腹胎里没有知觉的,这时候就已经跟母亲连体,天天感受到母亲的滋养,感受到母亲的爱。婴儿早期人生的记忆,对人的一生都是影响很深刻的。这个时期都是在母亲的怀抱里,哺乳不光是营养的供给,它是通过肌肤的接触传递母爱,培养爱母的情感。母爱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我们能把这个力量很好的发挥出来,对人类的进步是非常大的推动,所以说“摇篮的手是推动地球的手”。

  第二点,中华文化特别注重人伦,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中华文化讲究自然感情,这种感情是自然而然在人生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这种自然感情我们经常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母亲,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是家乡,家庭、母爱,中国人自然的感情就是从这里开始,从孩子自然接触的母爱,接触到人伦、亲子之爱、兄弟之爱、家庭之爱,从这里感情一层一层推下去,我们不是仅限于家庭,以家和国是连体的,我们现在特别讲家国情怀,家国同构,家国是同心圆,这讲的非常对,非常准确。孩子在家庭里面培育的人伦感情,他很快就推广到社会,由人心发展成爱心,爱人,爱物,爱世界。母亲这个主题怎么挖掘都不够深,应该是无穷无尽挖掘的一个非常好的主题,我在这里祝愿我们《中华母亲》拍摄成功,取得成效。

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会长王杰

  王杰:今天我就两点进行一下阐述。一个就是孝道的问题,因为在一个家庭中,母亲在,家就在。一个家庭中母亲、妻子、女儿这是一个多重的角色,孝道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树从根脚起,水从源头来,普天之下人人都是母亲生,母亲养的,我们看“孝”字,上是老,下是子,“老”在依靠“子”,“子”在支撑“老”,这就是孝。中国文化告诉我们做儿女的,孝敬父母当下尽孝,尽孝不能等,尽孝要及时,在一个家庭中,母亲在这个家就在,当我们的父母不在了,我们做儿女的本份也就尽到了头,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今天选的母亲的主题非常好,突出母亲的伟大、魅力、价值是非常的好,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我们做儿女的感恩母亲、感恩父亲这是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第二点,习总书记讲到了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问题,家教家风是一个无声的力量,无言的教育,在中国文化中,认识到了一个非常颠覆不破的真理,道德传家可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就在家,这个家庭连接个人和社会、国家和民族,所以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从周氏三母,到孔子、孟子的母亲,又到三国诸葛亮,还有太史慈和陶侃的母亲的故事都体现了家风、家教的力量。

高德魁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常务院长高德魁

  高德魁:就今天的主题,我谈谈我自己的感受,我的母亲非常不容易,我母亲养育我们姊妹7个,我居中间,把我上面的三个都培养了大学生、军官。等我们7个都结婚生子了,等到我们有能力很好的养老的时候,父母亲走了,即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在。我期待着《中华母亲》纪录片的成功录制,将母爱、爱母的主旨很好的传播给大家。

李婉僮

影视演员、《中华母亲》纪录片出品人李婉僮

  李婉僮:我们所要拍摄的这个影片体现的中心思想也是要重视家庭的建设,注重家教、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谐,促进亲情、友情、爱情,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使千千万万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则社会安康、安定,家庭幸福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李素菊

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李素菊

  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李素菊:现在不管贪污犯罪还是青少年犯罪,其实都跟母亲有关。我对未成年人犯罪做了很多调研,走进家庭,走进看守所,90%都是因为家庭出了问题,孩子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要加强这个方面宣传。我们觉得母亲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拍这个片子也是为了提升母亲的责任感,也是为了教育下一代从小就知道感恩母亲。

齐崇峰

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秘书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齐氏文化发展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华母亲》纪录片总制片人齐崇峰

  齐崇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是非常重视亲子之情和博爱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许多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形象。中华母亲是民族的血脉,母爱有着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中华民族在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历来注重对母亲的孝道。正是有了这种以母亲家庭为主的孝道,才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母亲》纪录片要以维系中华文化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中华伟大母亲及传统孝道精神为宗旨,意在唤醒现代人能够更加的尊重母亲、关爱母亲的强烈意识。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文化自信,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国情怀与家风家教暨《中华母亲》纪录片座谈会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出席座谈会的嘉宾代表还有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齐氏文化发展委员会顾问、原二炮作战部部长李新生,中央办公厅处长许志卫,中央办公厅原警卫局参谋、国务院办公厅机关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强,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政府志》副总编冯端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齐氏文化发展委员会主任齐哲生,全国政协人民政协报《画界》编辑部运营总监、责任编辑孟祥龙,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副总编辑徐庆群,大佬微直播陈荣深等,还有河北高阳来的齐氏宗亲代表齐天钊、齐前、齐未生等;此讲由国城弦歌(北京)文化传播中心、光彩集团国际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源头觉醒影视文化传媒(宁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人民日报海外网、光明网、央视网、中国网、凤凰网、中国产经新闻报等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孟祥龙 王嘉)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0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0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邮箱:kmzx@qq.com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