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孔府档案》荣获乔羽文艺奖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燕子 发布时间:2016-12-23
摘要:

  孔孟之乡讯 第四届济宁市乔羽文艺奖日前揭晓,由孔子故里曲阜文物局和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孔府档案》荣获艺术作品奖一等奖,这是继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后,该片今年获得的又一文化艺术奖项。乔羽文艺奖是济宁市文学艺术界最高奖项,以济宁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每两年评选一次,获奖作品将收入济宁市乔羽文艺奖档案库,作为永久性政府收藏。

纪录片《孔府档案》 

  在曲阜市孔府文物档案馆,存有从明朝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至1948年这414年间的“孔府档案”。6集文献纪录片《孔府档案》以孔府文物档案馆馆藏档案为依托,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记载,讲述了衍圣公府从清代到民国二百余年的兴衰历史,该片将文献记载化作鲜活的人物和故事,真实再现了孔家这个延续千年贵族家庭的历史风貌,通过深度挖掘儒家文化精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有益地探索和发现。该片2015年荣获山东广播电视大奖社教类系列纪录片一等奖,2015年10月荣获山东省第九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先后在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网上点播量达到10万多次,社会反响强烈。

纪录片《孔府档案》研讨会 

  在纪录片《孔府档案》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其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认为《孔府档案》充分体现了纪录片元素,保持了与政治的距离。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秘书长孔祥林指出《孔府档案》利用档案文献,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播出后受到了海内外文化圈的高度肯定。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王大千认为《孔府档案》中复制的清代祭孔场景,为现在祭孔提供了参考范本,有助于加强祭孔的仪式感、敬畏感。大众日报高级编辑于岸青提到《孔府档案》是山东人说山东事,体现了山东气派。用影像诉说历史,让观众回到历史现场,大大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到达率。

  山东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省记协主席韩国强总结指出,《孔府档案》实现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将浩瀚的档案用影像的手段呈现;第一次依托档案用电视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从清代第一位衍圣公到民国最后一位衍圣公这二百多年间孔府的历史;第一次根据档案再现康熙祭孔的全过程,复原了清初祭孔场景;第一次用三维手段制作孔府全貌。

乔羽文艺奖 

  “乔羽文艺奖”是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设立的最高文艺奖项。“乔羽文艺奖”是经济宁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市文学艺术界综合性的文艺奖,分为“艺术作品奖”“文学创作奖”和“艺术突出贡献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艺术作品奖”的评选对象与范围是济宁市内(包括中央、省、部队驻济单位)个人和集体创作、发表、制作、生产和演出的艺术作品成果,包括文学、戏剧、音乐、曲艺、舞蹈、杂技、美术、书法、摄影、电影、电视、民间文艺、文艺理论研究等门类。“文学创作奖”的评选对象与范围是济宁市内(包括中央、省、部队驻济单位)个人在前二个年度内正式发表或出版的文学作品、文学评论和文艺理论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含杂文)、诗歌(含散文诗)、儿童文学及文学评论、理论等作品。

乔羽艺术馆 

  乔羽,孔孟之乡文化名人,192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东济宁,著名词作家、剧作家,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被誉为“词坛泰斗”,其代表作《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思念》、《爱我中华》等歌曲家喻户晓、几十年经久不衰、为几代人所传唱,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2014年12月8日,乔羽艺术馆在乔羽家乡济宁南池公园落成。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