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聚传统精华 涵养民族精神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徐向红 发布时间:2014-04-25
摘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2013年11月24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山东省视察指导工作。期间,专程视察曲阜和孔子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山东考察结束时,又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和孔子研究院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精辟、系统辩证,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植根中华沃土 深刻认识讲话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及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内出现国学热,世界上孔子热”“中华文化热经久不衰,越来越多的人探讨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曲阜特别是到孔子研究院视察,充分表明中央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自信,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意义深远,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是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治国与做人等多个维度,深刻阐述了孔子及儒家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重大影响和时代意义。孔子及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孔子及儒家思想通过孔子学院等渠道广为传播,对孔子的研究进一步成为世界性题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观点,事关根本,事关长远,宣示了我们党坚守中华文化的鲜明立场,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有机统一的深刻把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重要文献。讲话重申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论述,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要总结和承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份珍贵的遗产。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采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孔子及儒家思想,充分认识其进步合理的精华,摒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肯定其许多传世至理名言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检验,仍具有积极进步意义。强调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合理的成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我们的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另一方面,也不能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要剔除其唯心的保守的成分。强调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这是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把握的科学态度和思想方法,对于提高文化治理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赋予我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山东是齐鲁文化发祥地,是孔孟故乡,要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要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我国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居于主动,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始终保持充分话语权。要发挥孔子研究院具有的其他儒学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潜心修学,刻苦钻研,在儒学研究及学术交流方向取得更大成绩。要结合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进一步做到四个讲清楚。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同时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之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原则要求,充分体现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规律性认识,给我们文化战线提出了弘扬时代新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命题,赋予我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使命。

    树立精神标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厚土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广阔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要坚决反对全盘否定和贬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同时也要防止以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观点。在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加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其中的文化沃土,应当礼敬自豪地对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要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涵养民族精神、推动时代进步的不竭源泉。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思想上精神上获得根本解放。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弘扬传统文化、引领文化建设,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生态中,甄别精华与糟粕、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担当起文化使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和孔子研究院,亲自交代重要文化任务,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山东省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受鼓舞、备感振奋。我们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和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使命感,在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过程中,在加强孔子思想研究与传播、形成中华文化强大软实力过程中,先行一步,起到带头作用。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做中华文化的忠实继承者、薪火传承者,做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人人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具体来说,要做到五个着力

    第一,着力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一是支持孔子研究院积极推进儒家思想学术研究和传播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国际儒学文献资料收藏中心,围绕四个讲清楚,深入发掘整理孔子及儒家思想,深化重大课题研究,争取国家和省社科基金项目,加快推进孔孟文化数字信息系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做好大哉孔子展览、全息数字电影专题片,与曲阜师范大学合作办好孔子文化大学。二是支持配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和人文社科协作体,深化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整合儒学研究力量,着力打造世界儒学研究学术高地。三是充分发挥齐鲁文化顾问和山东博物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美术馆、山东省文化馆大师引进工程作用,深入挖掘整理儒家文化和齐鲁文化,大力提升四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和文化宣传水平,使四馆成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文化重镇。四是发挥山东省图书馆大明湖老馆奎虚书藏作用,建设国学图书资料中心和市民国学讲坛。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