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名人逸事 • 正文

王赓言与《恭谒先贤仲子庙》刻石

发布时间:  作者:仲伟帅

仲子庙

  在微山县仲子庙的二殿(升堂门)内,有一方清嘉庆时期诸城王公赓言所题《恭谒先贤仲子庙》刻石。该碑现镶嵌在仲子庙穿堂南山内壁中间,青石质,长方形,横90厘米,纵56厘米,厚度不详。碑文正书8行,年月题名3,行满10字,总85字。首二行额题“恭谒先贤仲子庙”、末三行署“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江西督粮道诸城王赓言敬题”。底刻印章两方,一曰:“王赓言印”、二曰“篑山”。

《恭谒先贤仲子庙》刻石

  谒石全文如下:

恭谒先贤仲子庙

有勇知方志果成,圣门从此重干城。

心伤负米三年养,愿随乘桴万里行。

政事不甘诸子后,车裘深重友朋情。

升堂何日随公入,洙水源长泗水清。

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江西督粮道诸城王赓言敬题

  另该刻石《济宁州金石志》(清道光·徐宗干)、巜仲里志》(清光绪·仲统岚)均载,然《济宁州金石志》载为该刻石为嘉庆二十三年,额署“嘉庆二十三年先贤仲子庙诗石刻”,此刻石可证徐志之不足。嘉庆期,王赓言官江西,时以粮道身份沿运河舟舸往返,道经仲里,拜谒先贤,题诗赞誉,得仲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仲贻熙盛情接待,留下佳话。

王赓言

  王赓言,字赞虞,号篑山,一号雨帆,排行第三,诸城市城关镇(今密州街道)王家铁沟人,其族世称铁沟王氏。乾隆五十七年(1792),赓言以壬子科山东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次年进京参加会试,高中第五名贡士,六十年(1795)补行殿试中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官至江西布政使、按察使,诰授中宪大夫。所至以政绩卓异名于当时,素有“冰心铁面”之称。赓言一生著作丰厚,主要有《篑山堂诗集》、《车中吟》、《四书释文》、《东武诗存》等。卒后,状元、大学士潘世恩,大学士、两江总督济宁孙玉庭,协办大学士英和联合为王赓言撰写墓志铭。赓言先后娶妻原配董氏,侧室李氏、张氏、胡氏、尹氏、纪氏,共育有7子4女,七子依次是谦恒、履享、履正、履奎、履福、履兴、履庆。其中2个举人,1个监生,1个廪贡生,官至知府以上的4人,知县以上的3人。赓言21个孙子中,其中进士1人,举人3人,贡生4人,官至知府以上的5人,知县以上的8人。

王赓言

王赓言

  值得一提的是:铁沟王氏是由武功起家,后代又文士辈出的名门望族。据供职青岛的赓言公嫡系后人王培海先生介绍:王氏始祖名王友,原是北平良乡县窦家镇人,善骑射,明建文二年(1400)从成祖(朱棣)白沟河大战有功,升总旗。从克沧州,夹河等处,救驾有功,升试百户,后又升援百户。永乐二年(1404)封功臣,授留守卫副千户。八年(1410)调任诸城所掌印千户,子孙世袭,遂以官在诸城安家立户。王友无子,从北平招一侄王聪入继,袭封千户。三、四、五世亦袭封千户。传至第七世王良相达到了极盛。

王氏族谱

王良相

  王良相,号景山,袭封千户,以平定倭寇和流寇战功卓著,历任浙江郎山总镇、守备、游击、总兵、都督佥事,诰封龙虎将军(正二品)。从第九世开始出文诸生,从第十一世开始有人成监生、太学生,如王赓言的祖父王培。王赓言大伯父王建极、二伯父王建中、父亲王建功,为十二世,至王赓言为十三世。其堂兄王炳、王维翰均为太学生。其祖伯王洽已于乾隆元年(1736)中举人。铁沟王氏真正以文士名于邑内,还是从王赓言开始。另外,名进士、“诸城十老”之一的邱元武,著名文人金奇玉,莒州探花管廷献,著名古琴家、第一个把古琴数学引入高等学府的王宾鲁都是铁沟王氏的女婿。

仲子庙

  微山仲子庙是京杭运河沿岸唯一的一处儒家文化资源,共有历代碑刻180余块,其中安南国(今越南)使臣留有题咏30余块,现保留明清两代珍贵刻石40余块。清代康熙、乾隆二帝都有书石题字。其中康熙御书《圣门之哲》、《御制仲子庙诗》等石刻,更属珍贵。这些刻石,虽是仲庙的记事赞颂之文,但涵盖了政治、民俗、经济、文学、军事为旨的多元化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对历代运河漕运的兴衰发展的记载,是研究运河文化有力的佐证,为运河文化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改革开放,百废待兴,人民政府先后投入重资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为打造“文化济宁”和建设运河经济文化带打下了一定基础。京杭运河是一条文化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沿岸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河自然风光。而仲子庙就是坐落于运河之畔的一处资源丰富、观赏性强的优美古建筑群。适值济宁市泗河大堤观光带,湖东大堤和枣菏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仲子庙将迎来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大加强仲子庙的保护开发力度,它将东牵孔孟旅游胜地,西映微山湖万亩荷花,南接微山岛“三贤墓”的青山秀水,北连小北湖的游船画舫,中括伏羲庙、梁祝墓的岚光琴泉,把它辟为新的旅游资源,将会为“文化济宁”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形成济宁市新的旅游大格局。(仲伟帅)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